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1918年12月,《每周评论》载:大战的结果是公理战胜强权。但是到了1919年5月初,该刊物又写道:“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这一变化主要缘于(     
A.该刊物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C.一战的结果是公理战胜强权D.维新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即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的前夜,共计七十多年中,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抗御帝国主义……中国人被迫从帝国主义的老家即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武器库中学来了进化论、天赋人权论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等(各)项思想武器和政治方案……但是这些东西也和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一样,软弱得很,又是抵不住,败下阵来,宣告破产了。

1917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摘自《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材料二 遵义会议认为:一切事实证明,我们在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是我们不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的主要原因。会议改组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党着重在乡村聚集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这样一种时期已经完结。全会科学地分析了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以后所面临的国内外基本矛盾,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各方面所应采取的基本政策。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通鉴》

材料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并着重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77-1991》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阐述三次会议的历史意义。
3 . 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下列革命精神按形成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①红船精神       ②长征精神       ③西柏坡精神       ④井冈山精神
A.③①④②B.④②③①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
4 . “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提出这一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是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国民党“一大”D.北伐战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关于国民革命运动的历史作用,表述正确的是
A.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B.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D.基本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1927年1月湖南出版的《中国农民问题》记载:“北伐军入湘后,皆得农民为向导与协助,凡我军所到,农民必担茶担水,以相慰劳。故此次我军长驱而北,不两月已克复武汉,进兵豫赣,扑灭吴佩孚军阀。”这说明当时
A.中共军队得到农民支持B.国民大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C.北伐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北洋军阀统治完全被推翻
7 . 下图为中国近代一段时期内民主革命形势发展的示意图。下列各项能正确反映图示内容的是
A.中国革命重心发生转移B.辛亥革命得到各地响应
C.中国实现形式上的统一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8 . 下列歌谣按出现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①“摧毁了敌人的据点,扩大了我们的根据地,锻炼了八路军。”
②“九送红军,上大道;锣儿无声鼓不敲,鼓不敲;血肉之情怎能忘,红军啊。”
③“打倒列强,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
④“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③②①④D.②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1924年1月,在共产党人的参加与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的召开
A.意味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B.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C.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D.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
10 . 五四运动的爆发给列强尤其是日本极大的震撼。“5月5日的《大阪朝日新闻》发表了《排日学生暴动》等文章;6月7日的报道,更是将中国学生运动称为‘学生义和团’”。这表明五四运动
A.体现了盲目的排外意识B.目标直指日本的侵略行径
C.彰显了空前的民族团结D.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020-06-22更新 | 739次组卷 | 15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汤池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