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这“三次高潮”的相同点是(  )
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
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
D.革命对象与领导阶级
2019-10-08更新 | 1377次组卷 | 99卷引用: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政治史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7课解放战争作业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五四运动期间,学生领袖罗家伦认为,1917年的俄国革命就是20世纪的世界新潮,在此新潮冲击下,现在的革命不是以前的革命了,以前的革命是法国式的革命,以后的革命是俄国式的革命,中国迟早会被“世界的新潮卷去”。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问题与主义之争最为突出
B.具备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
C.探索救国道路有了新选择
D.知识分子否定法国大革命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郑超麟在回忆录中写道:“中华民国八年,写成世界公历是最容易记忆的……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我个人的小小意识则确实是在这一年觉醒的。"这一年
A.新民主主义理论正式提出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一步传播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知识分子群体发起白话文革命
2019-05-27更新 | 719次组卷 | 20卷引用:安徽省滁州中学2019—2020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周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自清末至1922年,孙中山及其追随者“致力于合纵连横之谋略,迷恋于单纯军事斗争”,革命事业屡遭挫折,1923年孙中山在上海与苏俄特使越飞发表联合宣言,毅然决定采取联俄、容共的新政策,重新改组国民党。这一重大举措表明
A.国民党开始致力于动员民众参加革命
B.国民党的性质发生重大改变
C.孙中山已成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D.国共合作有坚实的政治基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内容摘编自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文件,其前后变化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 )
中共一大(1921年)中共二大(1922年)
中国社会性质未阐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革命目标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最低纲领:打到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最高纲领: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革命对象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革命力量工人、农民和士兵无产阶级、农民、其他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A.探索出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B.摆脱了苏联革命模式的影响
C.从幼稚走向了成熟D.初步认识了中国国情
2019-01-30更新 | 533次组卷 | 20卷引用: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政治史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作业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自从1914年爆发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在地球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以来,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起了一个变化。”由材料可推知
A.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了新阶段
B.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运动渐成主流
C.十月革命被中国资产阶级认可
D.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2018-05-23更新 | 243次组卷 | 19卷引用: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政治史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作业试卷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党纲领如下:(一)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二)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三)废除资本私有制……

——《中共一大纲领》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民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为真正共和国。

——《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

(1)材料一的重大意义是什么?有何不足?

(2)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根据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3)材料二的内容是否表示中共放弃了“一大”制定的纲领?证据是什么?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材料二:此次沪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既由商人罢市,近且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失此不图,将成大乱。

——《淞沪护军使卢永祥电》


材料三:“本日公准曹汝霖辞职,似此可以谢国人乎?……查栖息于津埠之劳动者数十万众,现已发生不稳之象,倘迁延不决,演成实事,其危厄之局,痛苦有过于罢市者”。

——天津总商会急电


材料四:6月3日以后在学生要求下,上海商人罢市。商店门上贴着“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等揭贴。
材料五:运动期间,浦东一带码头工人“全体一致表示,凡遇日本船只抵岸,不为起货,并分发传单,劝导各码头劳动界切实进行”。
(1)阅读材料,此次风潮是指近代史上什么重大事件?引起此次风潮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从材料看,参加这次风潮的都有哪些人?说明了什么?
(2)阅读以上材料,分析这次运动后期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起了什么作用?这场运动与我们今天哪个节日有关?今天我们纪念它有何现实意义?
9 . “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中国唯一的需要,在建设一人民的统一政府;而过去数年间之经验,已证明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实为和平统一之障碍,为革命势力之仇敌”。20世纪20年代以消灭上述反动势力为目标的革命运动是
A.保路运动
B.辛亥革命
C.北伐战争
D.南昌起义
2017-12-1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政治史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作业试卷
10 . 某同学在整理复习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时自制了资料卡片,下图为其中一张,请指出有几处错误
中共一大决定今后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农运动。
中共三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协议,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中共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遵义会议彻底清算了党内的“左”倾思想,是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2017-12-1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政治史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作业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