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2 道试题
1 . 民国倾覆,军阀混战,孙中山痛感没有自己的军队来维护新生的共和政权。为此他
A.策划了广州起义B.建立了黄埔军校
C.团结了粤系军阀D.领导了北伐战争
2 . 如表为近代中国政府收回部分租界的时间和相关事件。据此可知(     
收回时间收回租界强祖国相关事件
1917年8月天津、汉口德国、奥地利中国对德奥宣战
1924年8月天津、汉口苏联苏联成立
1927年2月汉口、九江英国北伐战争
1929年11月镇江英国北伐战争
A.清政府善于利用国际形势维护主权
B.国民革命驱逐了外国侵华势力
C.中国政府和人民主权意识不断提高
D.西方列强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
2022-07-12更新 | 673次组卷 | 15卷引用:第20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3 . 1927年2月江西省农民协会出版的《农民画报》发表了一幅漫画《农民协会是农民谋解放的机关》,图右上方的人物代表“压榨阶级”,右下方人物举着“农民协会”的树杈,撑起“压榨阶级”往下压的杠杆,以解救被“压榨”的农民。据此可知,该漫画(     
A.旨在唤醒农民群众的革命觉悟B.促进了国民革命运动取得胜利
C.反映了农民阶级获取土地的愿望D.是根据地革命和建设的重要佐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图为创作于1919年的新闻漫画《呜呼鲁民,呜呼圣地》。作者意在(       
A.描绘底层民众的生活状态B.揭露日本侵占山东的野心
C.控诉军阀混战割据的罪行D.推动工商学界的联合斗争
2022-04-06更新 | 637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榆次第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线上测试历史试题
5 . 1924年7月,在农讲所毕业典礼上,孙中山对农讲所的毕业生说:“农民在中国是占人民的极大多数,所以农民就是中国的一个极大阶级。要这个极大阶级都能够觉悟,都能明白三民主义,实行三民主义,我们的革命才是彻底。”这反映了孙中山(       
A.积极筹备国共第一次合作B.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C.经济上主张“耕者有其田”D.鼓励农民投身国民革命
2022-04-20更新 | 617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南省周口恒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代表大会对列宁逝世一周年纪念宣言写道“只有联合起来根本消灭世界资本帝国主义……列宁主义就是资本帝国主义专权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是消灭帝国主义的唯一武器。”宣言内容
A.把国民革命推向了高潮B.肯定列宁主义是唯一的革命理论
C.表达了中共的政治诉求D.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2022-06-28更新 | 695次组卷 | 7卷引用:第20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高中历史统编版纲要上同步测试题
7 . 民国初期有传单上写道“……我等含冤受辱,忍痛被垢于日本人之密约危条,以及朝夕祈祷之山东问题,青岛归还问题……噩耗传来,天暗无色。背公理而逞强权……非公理,非正义也……”据此推断,该传单最有可能会出现在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B.义和团运动期间
C.五四运动期间D.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8 . 五四运动爆发初期,欧美报刊多持同情和支持态度。进入6月初,部分欧美报刊开始转变立场,例如上海《字林西报》等英文报刊改称学生运动为“骚乱”。这主要是因为(     
A.北洋政府查封进步报刊B.青年学生呼吁“外争国权”
C.欧美报刊迎合社会大众D.五四运动趋向“十月革命”
9 . 1927年,李立三、刘少奇等人领导和组织了汉口30万人反英示威大会,会后举行示威 游行,高喊着“打倒帝国主义”、“收回租界”等口号,向英租界挺进。与这一历史事件密切相关的是(     
A.武昌起义爆发B.北伐战争顺利推进
C.国共合作破裂D.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10 . 1922年9月,蔡和森发表《统一,借债,与国民党》,文章指出,国际帝国主义时刻以其本身利益为标准,使中国的经济生活永久隶属于资本主义利益之下,在民主革命未完全成功,军阀未完全消灭以前,中国既无统一之可能,更无借款之必要。由此可知,蔡和森强调当时应(     
A.明确革命目标B.坚持对外开放C.推动国共合作D.加强国际合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