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日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38年1月1日,《抗战漫画》在武汉创刊,其创刊词说:“我们决以漫画宣传队为中心,集合留武汉同志,培养一个新的生命,来刺激全国同胞的抗战情绪,和敌人作殊死之战。”表明(     
A.武汉会战必将胜利B.国民政府组织抗战
C.敌后抗战形式多样D.文艺服务现实需要

2 . 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是西方列强和中国的封建势力。因此,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主题是…

——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又是什么?
(2)为了完成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中国社会各阶层不断抗争与探索,请列举至少6个事件。
(3)以上抗争与探索的事件中,你对哪个事件评价较高? 请说明理由。
2023-02-1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842年清政府签署《南京条约》后,中国受制于治外法权,处处受列强欺凌;1945年8月,中国成为新成立的联合国组织永久且核心的角色,同时是唯一的非欧洲、北美洲成员国。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国共两党有着共同政治目标
C.中国在抗日战争作出重要贡献D.美苏两国对中国的大力支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抗战时期,重庆自来水公司对医院、孤儿院及各类学校分别实行相应优待,医院用水折扣率90%, 学校和孤儿院按用水量不同享受70%至90%的折扣。这一措施(     
A.解决了战时陪都的水荒问题B.促进了战时陪都的稳定
C.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D.提升了民族工业的实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通识教育也称通才教育,不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的,而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旨归。抗战爆发后,清华、北大、南开三校经过转迁,在云南落脚,合组成西南联合大学。在课程设置上,西南联大贯彻通识教育思想,采用学分学年制、必修、选修三者合一的方式。大一不分院系,注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训练,“目的在使学生勿囿于一途,而得旁涉他门”。国民政府教育部曾试图以“部订”的意志统一各公私立大学的课程设置,西南联大提出了相反主张,认为“大学为最高学府,包罗万象,要当同归殊途,一致而百虑,岂可刻板文章,勒令从同?”联大所开课程涵盖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三大门类,注重学科交叉,强调“文理渗透”。课程设置强制性与合理性统一,既有面向全校的共同必修课,也有大量的选修课。只要符合规定,化学系学生选修《杂剧与传奇》,物理系学生选修《元曲选》等,在当时都不算稀奇;加之宽松的旁听制,学生对课程选习尤为充裕。西南联大的通识教育课程效果非常显著,为莘莘学子贯通宏观知识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了保障课程实施有方,联大还建立了强大的师资队伍,汇聚了一批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师,课程具有很大的竞争性和吸引力。

——摘编自朱俊《简析西南联大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品质及其现代意义》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西南联大课程设置改革的主要原则。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南联大课程设置改革的历史影响。
6 . 如图漫画《敌人在我们手中打滚》创作于1938年。它反映了(     
A.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B.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嚣张侵略气焰
C.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
D.世界反法西斯国家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战
7 . 中国共产党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揭示社会主要矛盾、分析和把握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制定党在各个阶段的纲领和路线。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但是从鸦片战争后,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前者又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但这并不能说明“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始终是近代中国社会中最主要的矛盾。因为在不同历史阶段,主要矛盾呈现出不同的矛盾形式。当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突出,成为主要矛盾,其他矛盾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当帝国主义采取较温和的形式侵略中国时,封建地主阶级则向帝国主义投降,共同压迫人民大众,人民大众往往以国内战争的形式反抗二者的同盟,这时,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显得特别尖锐;当国内的革命战争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存在形成根本威胁时,则两个主要矛盾重合为一。

——摘编自王卫恒《对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三个误区》

材料二   1956926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提出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八大的共识是,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三大改造取得的决定性胜利以及亚非地区的和平和国际形势的缓和,阶级斗争已不再是主要矛盾,经济不发达才是主要矛盾,其实质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遗憾的是,八大精神没有得到持续的全面贯彻。1978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次会议重新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确立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对“八大”精神的继承和超越。

——摘编自杨鹏《中国社会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先后出现过哪些主要矛盾?
(2)结合材料,简要说明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面对社会矛盾的变化,分别是如何调整革命策略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之初,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在日本军政界并未引起强烈反响。随着战争的推进,日本政府日益重视《论持久战》的前瞻性与预言性,评价也从刻意贬低趋向相对客观。这反映了(       
A.日本企图速战速决灭亡中国B.国际社会忽视持久抗战
C.中共对抗战战略的准确判断D.中日两国实力发生逆转
9 . 20世纪30年代,中共中央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政策调整为:给一切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停止没收富农的土地及财产,允许有产阶级代表参加苏区政权管理工作,等等。上述调整(       
A.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B.是为武装反抗国民党进行社会动员
C.表明党的中心工作以夺取城市为目标D.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争取广泛的支持
2022-06-09更新 | 10724次组卷 | 105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科)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41年,中共中央在抗日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制定了努力生产,厉行节约的方针。毛泽东指出,节约是一切工作机关都要注意的,经济和财政工作机关尤其要注意。这说明
A.国民党抗战趋于消极B.日本经济掠夺加剧
C.根据地面临较大困难D.国共合作出现裂痕
2022-04-24更新 | 290次组卷 | 4卷引用: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