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辛亥革命先驱,提出并发展三民主义革命纲领,坚持统一战线政策,坚持艰苦奋斗精神,在民族复兴道路探索史上留下伟大遗产。民族复兴道路探索史的起点是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革命派首次自觉地把握了民族复兴的历史主题,推动了民族复兴的道路探索进程。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为中国共产党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提供历史启示: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必须团结中国人民英勇奋斗,必须在长期奋斗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摘编自李坤睿《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探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8-30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预测卷(五)
2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放战争时期,各解放区党组织根据全国土地会议部署,结合土改开展了整党工作。整党的基本方针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说服教育为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整党的基本内容是,通过开展三查(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三整(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影响和官僚主义作风,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那些错误严重、屡教不改的党员辅之以组织纪律处分;对极少数混进党内的地主、富农和流氓分子坚决清除出党。19489月,大批从事土改工作的干部深入乡村,将土地改革、整党建政和准备春耕结合起来。到1948年底和1949年初,大部分老区、半老区的整党工作基本结束。通过整党,农村的基层党组织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都有很大进步,党同群众的联系更加密切。

——摘编自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一百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解放战争时期整党工作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次整党的历史意义。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前,曾长期在华工作的美国著名记者伊罗生说道:“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中,有极其众多的美国人把自己视为中国和中国人的仁慈保护者、恩人和救星。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心灵、肉体和不朽的灵魂承担着责任,美国政府则承担着保护中国政治独立和行政完整的责任。”美国政府和社会秉持中美“友谊”的观念和中美之间的“特殊关系”,实质是一种想象的“恩人身份”和“家长庇护”观念,是美国对中国的帝国心态,即美国以更为“优越”的文化控制和改造中国。旧中国是美利坚帝国实现国家抱负、使命和威望的“可控的他者”和巨大的试验场。

——摘编自翟韬《美国对新中国宣传政策的演变(1949~1969)》

材料二   一个统一、民主、强大、对美国友好并在国际事务中追随美国的中国的前景使美国人普遍相信,中国就在他们手中,美国的国家理想和使命的实现似乎唾手可得。然而,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一边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不仅是美国地缘政治层面上的失败,更加打击了美国有能力控制和改造中国的帝国心态。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这样写道:“原来美国的所谓“国际责任”和“对华友好的传统政策”,就是干涉中国。干涉就叫作担负国际责任,干涉就叫作对华友好,不干涉是不行的。”

——摘编自翟韬《美国对新中国宣传政策的演变(1949~196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美国政府和社会热心美中“友谊”的目的和美国对中国“特殊关系”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中美由“特殊关系”变成对立关系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未来中美关系的看法。
2022-02-22更新 | 230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上半叶中国乡村建设和发展的三条道路

道路主导力量典型模式建设目标建设方略
乡村建设运动知识分子“邹平实验"中国农村存在的根本问题“就是文化失调",要“创造新文化,教活旧农村”“欧化不必良,欧人不足法”,立“乡农学校”,向农民进行安分守法的伦理道德教育,组织乡村自卫团体;组织农村合作社,“促兴农业引发工业,更从工业推进农业”
实业家卢作孚“北碚实验”改善或推进乡村的教育事业;救济乡村里的穷困或灾变,要“赶快将乡村现代化起来”“办大工业",使“一切产业都工业化",一是吸引新的实业项目,发展乡村经济;二是兴办文化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三是开展民众教育活动,开启民智
乡村复兴运动国民政府江西服务区及蒋经国赣南新政建设“人人有工作,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屋住,人人有书读"的新社会“农村社会之进化,须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力量推进,决非某一力量能使之突进……务使农业.合作.教育、卫生、工业均配合于地方自治内,彼此联系”
乡村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消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现“耕者有其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在民主革命时期应动员和组织农民,实行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通过政治革命,实现社会政治解放

——摘编自项继权《中国农村建设:百年探索及路径转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方面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民主同盟大事记(1941-1949年)

19413月,民盟在重庆成立,名称是“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政治主张是“贯彻抗日主张,实践民主精神,加强国内团结”。并参加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宪政运动。

19449月,正式改名为“中国民主同盟",发表政治主张,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

194510月,民盟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反对独载,要求民主;反对内战,要求和平”的政治主张。

19461月,民盟参加重庆政治协商会议。民盟与中共代表团密切配合,力促会议成功。与此同时,参加和支持学生民主运动和广大人民群众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斗争。尤其是在反对国民党非法召开“国民大会"的斗争中,民盟与中共一致行动。

194710月,国民党政府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11月,民盟总部被迫解散。民盟地方组织继续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

19481月,民盟公开宣布同中国共产党携手合作,为彻底摧毁国民党反动政府,实现民主、和平、独立、统一的新中国而奋斗。

19499月,民盟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筹建工作。

——摘编自《中国民主党派史》


(1)据材料,概括民盟的政治活动主题发生了哪些转变?并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转变的原因。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民盟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2021-08-23更新 | 155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2016届高三考前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6 . 1949年8月,美国政府发表了《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下列材料是对其内容的摘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和平来到时,我们制订出一套适当的既可以避免内战,又可保存甚至增强国民政府力量的权宜办法。自1945年至1949年,我们实行了援助国民政府的政策。至1947年初马歇尔将军离开中国时为止,国民党人在军事和领土扩张方面都显然达到了成功的顶点。可是其后的一年半表明,他们貌似强大的力量是虚幻的,他们的胜利是建立在沙土上的。

中华民国政府失败的原因,不是援助不够。在至关重要的1948年,国民党军队并未由于缺乏武器弹药吃过一次败仗。国民党的抵抗力量之所以遭到极大削弱,实际上乃是战争初期我们派驻重庆的观察员所见到的那种腐败现象。国民党军队不是被打败的,他们是自行瓦解的。

我们向中国政府出售了大量的军用和民用的战争剩余物资。由于国民党领导人军事上无能,加之,变节投降,其部队又缺乏战斗意志,我们供应的军用物资很大一部分落入了中国共产党人之手。

中国的人心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不幸的是,然而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是,中国内战的局面不是美国政府所能控制得了的。美国在过去所做的不能改变这一种局面,美国尚未做的一切将于事无补。

我国的政策将继续建立在尊重《联合国宪章》、保持与中国的友谊、一贯维护“门户开放”和支持中国的独立、主权与领土完整这一基础之上。


(1)提取材料中对研究中美关系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信息。(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中国的政局,推断国共两党对《白皮书》的反应,并说明理由。
2021-04-20更新 | 27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3月历史试题(山东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