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1833年英国第一任驻华商务总监督约翰·律劳卑前往中国,他的主要使命是设法将英国商业扩展到广州以外的其他地区。这说明,英国对中国政策的主要目标是(     
A.获取战争赔款B.打开中国市场C.割占中国领土D.控制中国海关
2022-12-04更新 | 720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蒋廷黻说∶“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治外法权,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眼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他们想那样是最方便,最省事的办法。"这段话中体现了他观察历史现象的主要思想方法是(     
A.用今天的价值标准评判历史B.以主观认识代替客观事实
C.在特定历史背景中解释历史D.以平民阶层视角观察历史
3 . 美籍华人张馨保在《林钦差与鸦片战争》一文中指出:鸦片战争是两种文化之间冲突……当二者相遇时,冲突不可避免,中国的失败也同样不可避免。此观点
A.掩盖了发动战争的侵略性B.反映了战争发生的真实目的
C.揭示了战争发生的必然性D.表明了中国战败的不可避免
4 . 鸦片战争后中国丧失的“领事裁判权”是清政府主动拱手送出,清政府认为该条款能够“杜绝衅端,永远息争相好起见”,“不过是让夷人管理夷人”。这表明清政府
A.放弃闭关自守政策B.国家主权意识淡薄
C.融入国际条约体系D.领土主权遭到侵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道光后期以来,长江流域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传统的由“京广大水道”构成的南北纵向贸易路线,开始转向以上海为中心、以长江流域为主体的东西横向贸易路线。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洋务运动的深入开展B.新的通商口岸的设置
C.农民革命运动的影响D.传统商路交通的没落
6 . 鸦片战争前,清朝只有广州一处海关。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陆续在福州、上海、九江、南京、张家口、伊犁、蒙自(云南)亚东(西藏)等地设立海关共82个,其中69个是根据条约要求,13个是自设,分布遍布沿海、沿江和沿边。海关的设立适应了
A.列强侵略扩张的要求B.近代经济格局的变化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中外经济联系的需要
7 .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在十九世纪以前,中西没有邦交。中国不承认别国的平等,西洋人到中国来的,我们总把他们当作琉球人、高丽人看待。他们不来,我们不勉强他们。他们如来,必尊中国为上国而以藩属自居。这个体统问题,仪式问题就成为邦交的大阻碍,‘天朝’是绝不肯通融的。”这反映了中国外交
A.植根于自然经济的朝贡外交B.始终能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
C.天朝上国虚骄下的平等外交D.渗透了法家思想和夷夏之辨
2021-09-06更新 | 837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实验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近代西方的战争条约,其固定格式是将战胜者置于战败者之前。而《南京条约》中文原件序言第一句是“兹因大清皇帝,大英君主……”,该条约所有涉及中英双方的地方,清政府均把中国排在第一位。这表明清政府
A.坚持闭关自守政策B.固守天朝上国理念
C.融入国际条约体系D.维护民族国家利益
2021-03-04更新 | 470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1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下表为不同时期中国以茶叶为武器制裁他人的状况。据此判断
时期状况
清朝以前以茶治边是王朝制衡边疆民族的传统政策
乾隆时期利用茶叶武器成功击退了俄罗斯
鸦片战争期间从皇帝到一般官员认为利用茶叶可制裁英国人令其俯首听命,永绝鸦片之患,阻止白银外流

A.茶叶武器为古代中国的主要制裁手段
B.茶叶武器使中国在外贸中占据优势
C.清朝政府已经对英国有了清晰的了解
D.清政府固守原有观念未与时俱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