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9-10高三上·山西·阶段练习
1 .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A.解释了鸦片战争的根源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2021-11-28更新 | 797次组卷 | 168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2 . 1841年,美国议员亚当斯发表演说:“一般的看法都以为鸦片战争不过是为了英国商人输入几箱鸦片,中国政府因其违法输入而予以查抄,但是我却认为这完全是错误的看法……战争的原因是磕头!”亚当斯认为鸦片战争的本质原因是
A.中英双方关于外交礼仪之争
B.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
C.鸦片走私激化中英矛盾的结果
D.中英两国关于双边贸易的分歧
2019-05-07更新 | 254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怀集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年级10月份月考历史试题
3 . 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A.中英战争B.鸦片战争C.通商战争D.夷匪犯境
2019-01-30更新 | 1577次组卷 | 84卷引用:2014-2015学年广东肇庆市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4 . 下面是19世纪30年代亚洲地区某种贸易的“三角关系”示意图。该图能够反映出
A.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B.英国扭转贸易逆差的手段
C.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D.中英文明间的碰撞与融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英《南京条约》第十一款规定:“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中国大臣,无论京内京城外者,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两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这说明(  )
A.英国开始干涉中国的内政B.中国的行政主权遭到破坏
C.清政府失去了外交自主权D.清朝天朝上国观念被打破
6 . 在对外交往中,“天朝”和“中国”的使用频率:道光最初10年,“天朝”50余次,“中国”不满10次;道光十六年(1836年)四月至十七年四月“天朝”6次,“中国”5次;道光十八年一月至五月,“天朝”6次,“中国”14次,首次超过了“天朝”。这表明
A.中国国际地位持续下降
B.洋务思想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C.中华民族主权意识增强
D.清政府逐渐形成对等外交的理念
2017-05-02更新 | 813次组卷 | 30卷引用:广东省德庆县孔子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卷
7 . “道光年间(1820~1850年)湖丝出洋,其始运至广东,其继运至上海。七里(村)所产丝尤著名,出产既富,经商上海者乃众。……镇之人业此因而起家者亦不少。”这反映了
A.传统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B.五口通商客观上刺激了湖丝对外贸易
C.上海开放程度高于广州
D.“海禁”政策使湖丝只能经广东出口
8 . “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抗日战争
2016-11-18更新 | 826次组卷 | 99卷引用:2014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