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9 道试题
2 . 1844年,清廷代表耆英致函美国代表顾盛:“中国之待各国商人,不能有所偏,偏则各国人心不服,是以上年本大臣议定贸易章程如裁撤行商、定税则、开五口,及其余一切有益远商之事,大皇帝不待各国请求,即通行一体照办。”这反映出清政府
A.传统华夷观念根深蒂固B.意图与各国开展平等贸易
C.主动放弃闭关锁国政策D.对条约的影响有清醒认识
2021-01-26更新 | 442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半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3 . 中国历代中央王朝对少数民族实行牵制、笼络、怀柔的“羁縻”政策。鸦片战争后,针对中英谈判中涉及的“英人华民交涉词讼,英人如何科罪,应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中方谈判代表耆英认为这是“以夷制夷”的策略,是中国传统“羁縻”政策的胜利。这反映了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清政府屈服于列强的坚船利炮
C.封建士大夫顽固坚守华夷之辩D.国家主权意识处于缺失状态
5 .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帝国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这一材料本质上反映出清朝统治者
A.认为税率不高可以接受B.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
C.推行灵活务实外交原则D.近代国家的主权意识模糊
2020-10-15更新 | 615次组卷 | 43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蒋廷黻先生在他的书中提到两次鸦片战争时存在于中国士大夫中的一种现象:他们不反对治外法权,不反对协定关税,不反对租界;他们反对的是五口通商和香港割让,反对长江通商和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该现象表明
A.士大夫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B.士大夫有强烈的主权意识
C.士大夫不反对清政府出卖国家主权
D.士大夫的国家观念落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指出,传统的中国人一直生活在“天下”,而不是“世界”上;近代“天下”几近耗尽生命,战争使"世界"降临中国,中国人开始了对"世界"的探索。该学者意在说明(     
A.传统“夷夏观”遭到彻底摒弃B.世界史地知识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C.新旧两种文化产生激烈冲突D.鸦片战争引发中国思想界的嬗变
8 . 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点是
A.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B.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D.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2021-06-28更新 | 548次组卷 | 83卷引用: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仿真模拟(二)历史试题
9 . 鸦片战争之后,英国认识到随着传统中国对外关系体制被打破,其他国家也必定会向中国要求条约特权。为维护英国在列强对华关系中的领导地位,英国遂从中国攫取了
A.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C.居住及租地权D.协定关税的特权
2020-05-03更新 | 783次组卷 | 19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表为鸦片战争前中英正当贸易情况表。据此可推知
表1鸦片战争前中英正当贸易情况表       单位:银两
年度英国输华总值中国输英总值中国对英国贸易盈余情况
1765-176911929152190619997704
1795-179953730155719972346957
1830-1833733502399502862615263
A.中国生产方式远优于英国B.英国工业革命成效不明显
C.中国推行积极的贸易政策D.中国传统商品仍有竞争力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