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9 道试题
1 . 下图是广州、上海两地1844—1856年对英贸易变化情况的对比。导致这一对比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协定关税导致两地贸易地位变化B.清政府对列强的海关税额逐年提升
C.中国完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区位因素对列强商品输出产生影响
2 . 19世纪前期,清朝统治者说:“制夷要策首在封关,无论何国夷船,概不准其互市,而禁绝茶叶、大黄,有以制伏其命”,“中华能制外夷者在此,而外夷受制于中华者也在此。”据此推知,清朝统治者
A.世界认知贫乏B.推行朝贡贸易C.禁绝海外贸易D.防范侵略得当
3 . 学习历史,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

——杨延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1902年)


(1)阅读以上材料,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列强在中国攫取的领事裁判权(最早)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4 . 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军队与中国非官方武装力量间在广州市郊发生过一次武装冲突。该事件
A.是中国人民自发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
B.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C.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D.标志着农民阶级肩负起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5 . 《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认为“关税协商”是中国外交的胜利,新税则“值百抽五”的规定比先前的税率略有提高,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有所增加。这表明清政府
A.以“天朝上国”自居B.坚持朝贡贸易政策
C.外交水平领先世界D.缺乏国家主权意识
6 . “其实英国在要求外交平等及商业机会等方面代表了西方各国的愿望。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它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材料表明
A.鸦片战争爆发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
B.西方各国希望与中国平等外交和贸易
C.英国的鸦片贸易和茶叶贸易没有区别
D.别的国家会和英国一起发动鸦片战争
7 . 鸦片战争后,时人在《整顿丝茶策》中指出:“中国与洋人通商……洋人从此反客为主,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厘毫不能主持。”对这一现象理解 正确的是
A.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化B.使列强借机控制中国海关管理
C.有利于中国拓展海外丝茶市场D.导致了城乡经济凋敝生产萧条
2021-11-04更新 | 530次组卷 | 18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8 . 鸦片战争前,在广州有许多依靠对外贸易为生的劳动者,战后,这些人大部分生计维艰,不得不加入流浪者的行列。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广州
A.遭到战争破坏严重B.对外贸易受到限制
C.抵制洋货运动兴起D.《南京条约》签订的影响
2021-11-02更新 | 240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小班加试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9 . 近代以来,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以下是前江苏巡抚梁章钜在看到某条约的内容后给友人写的信件:“江南(指江苏)、浙江、广东每省只准设一码头,而福建一省独必添一码头以媚之,此又何说以处之。”下列各项中同样属于该条约内容的是
A.割香港岛给英国B.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
C.片面最惠国待遇D.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0 . 鸦片战争后,英国伦敦一座专门陈列世界名人伟人的蜡像馆为林则徐塑像。1877年,清朝派驻英国的刘锡鸿参观记载说:“文忠(像)前有小案,摊书一卷,为禁鸦片烟条约。上华文,下英文。”材料能够反映
A.禁鸦片烟条约成为禁毒典范B.林则徐禁烟的世界影响
C.虎门销烟得到国际普遍认可D.英国政府欺世盗名作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