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1 . 《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中,“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且临近富饶的江浙”。英国选择这些城市作为通商口岸的主要目的是
A.倾销鸦片B.传播宗教C.输出资本D.打开市场
2021-11-22更新 | 492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3-2014学年江西赣县中学北校区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
2 . 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点是
A.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B.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D.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2021-06-28更新 | 548次组卷 | 83卷引用:2013届江西省上饶横峰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国舰队突破虎门要塞,沿着珠江北上的时候,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他们以冷漠的、十分平静的神情观看自己的朝廷与外夷的战事,好似在观看一场表演,当挂青龙黄旗的官船被击沉、清军纷纷跳水时,两岸居民竟然发出像看马戏看到精彩处的嘘嘘声。英军统帅巴夏里目击此景,十分疑惑不解。然后问其买办何以至此,买办曰:国不知有民,民就不知有国!

——牟世安《鸦片战争》

材料二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由甲午一役始也。吾国之大惠,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然也。且其地太辽阔,而道路不通,彼此隔绝,异省之民,罕有交通之事,其相视若异国焉。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民众对这场战争的态度,并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这一态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甲午中日战争对国人的影响。
2021-01-05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下列哪一组通商口岸是在同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开放的
A.重庆、广州、苏州B.天津、宁波、广州
C.上海、南京、厦门D.沙市、杭州、苏州
2020-11-04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大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广州一口通商禁令解除,上海港久被压抑的潜能得以释放。最集中的体现,是取代广州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首要港口。”打破广州一口通商格局的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
6 . 鸦片战争期间,英军攻陷厦门,当地民众袭击英军,迫使英军退守鼓浪屿;入侵浙江后,浙江人民组织“黑水党”,狠狠地打击了英军;进犯长江后,沿江人民以多种方式袭击英军阻止其舰队前进。这说明当时民众
A.对政府妥协表示不满B.出现与政府结盟倾向
C.有自发的反侵略意识D.成为反侵略的主力军
7 .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其在经济方面的长远影响,主要是
A.使中国开始从强盛趋向衰落
B.使中国被迫实行向世界开放的政策
C.使中国经济结构出现变动,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D.使西方侵略者控制了中国的海关
8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有可能认为
A.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B.侵略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
C.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D.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2020-05-12更新 | 978次组卷 | 114卷引用:2014届江西省奉新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9 . 中国人民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前赴后继、英勇抗争.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回答下列问题。
(1)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文中所指的是哪一场战争,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2)2011年11月2 日北京精神的表述语发布(如下图)。其中“爱国”是北京精神的核心和灵魂,北京在历史上是一个最能彰显中华民族爱国传统的城市。请结合近代北京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最少举出两例)

(3)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中国政府为此作出了怎样的实践?有何历史意义?
10 . 鸦片战争后,当时负责与英国交涉的中国官员经计算,发现协定后的关税税率平均达到百分之五,比以往的自主关税略高,他们认为这是外交的成功。这说明
A.《南京条约》危害性有限B.清政府缺乏国家主权意识
C.自给自足的经济发挥优势D.清政府积极维护关税主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