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鸦片战争前后,国内用棉还靠印度输入补充,但六十年代以后棉花出口剧增,从1868年的58万两激增到1895年的1000余万两。这一变化主要说明了
A.棉花成为最主要的出口产品B.自然经济基本让位于商品经济
C.农业种植结构发生根本变化D.中国沦为西方资本主义的附庸
2 . 1839年9月,林则徐在会奏中指出:“臣等细察夷情,略窥底蕴,知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该夷义律在粤多年,狡黠素着,时常购觅邸报,习闻有‘边衅’二字,藉此暗为恫喝,实则毫无影”。这表明林则徐
A.对形势判断出现了失误B.已突破“天朝上国”的观念
C.加强了广东沿海的防务D.对当时英国的情况了如指掌
2021-02-0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3 . 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时要求外商交出所有鸦片,时任英国商务监督的义律却要求所有英商把鸦片交给他,然后由他把鸦片交给林则徐。义律的决定被大鸦片贩子马地臣誉为“颇具政治家风范的大手笔”,“中国人已经落入了使他们自己直接面对女王陛下的圈套”,可见,义律此举的根本目的是
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B.为侵略中国制造借口
C.制造中英贸易争端D.实现中英两国平等贸易
2020-01-07更新 | 146次组卷 | 1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大考历史试题
4 . 有史书曾记载:在签订《南京条约》的过程中,英国外交家们极为重视条约中的字句和语法,而清朝官员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他们反倒重视文件措辞、格式是否谦卑恭敬,重视互相见面到底是鞠躬还是下跪。这从本质上反映(  )
A.清朝缺乏近代外交经验B.清朝不了解世界形势
C.中英两国治理秩序差异D.清朝不懂得国际公法
2019-07-18更新 | 536次组卷 | 5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大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直到鸦片战争,清政府一直实行单口贸易政策,海关征税活动实质上具有一种经营性质,且可以讨价还价,实际征收的税额同海关监督汇往国库的数额没有直接联系。清政府海关征税的做法
A.便利了外国商品在华倾销
B.增强了国人关税主权意识
C.无法适应世界贸易的形势
D.旨在保护传统的自然经济
6 . “这个条约的签订改变了长期以来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一夜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商遭到削弱。”这个条约最有可能是指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天津条约》
8 . 侵略者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本质目的是
A.打开中国市场,谋求在华权益
B.教训清政府,使其顺应外国侵略者的要求
C.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
D.维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2018-03-0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