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接受协定关税以及开放五口通商……上述是中国近代一场战争失败后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的部分内容。据此判断这场战争(     
A.使清政府沦为洋人朝廷B.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C.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D.促使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 . 两次鸦片战争时期,清朝政府与世界诸国的关系发生变化,出现了三类国家关系:一是传统朝贡关系,如朝鲜、越南等国属于这一类型;二是传统互市关系,如日本等国就属于这一类型;三是近代条约关系,西方侵略者都属于这一类型。由此可见,当时中国(     
A.传统外交格局受到冲击B.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
C.近代外交理念完全确立D.仍然在亚洲地区具有支配地位
2023-05-19更新 | 513次组卷 | 3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五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1842年后,英国的一所杜莎夫人蜡像馆里陈列了一尊林则徐的坐像。其发出的宣传单上印的大字是“对华战争的始作俑者”,“二百五十万英镑英国财产的销毁者。”由此可知(     
A.虎门销烟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B.英国意图掩盖发动战争的侵略本质
C.鸦片战争的爆发具有偶然性D.清政府积极推行禁烟运动
4 . 鸦片战争后,面对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一些知识分子往往把近代中国的“变局”与战国时代诸侯争霸的局面相提并论,中国已不再是天下的中心,而是世界上众多国家之一。这体现出,在西方列强的冲击下(     
A.传统的夷夏观念开始动摇B.中央集权制度遭到了削弱
C.传统大一统观念遭遇挑战D.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到增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41-1849年,清政府的主要收入地丁银陡增,数额达330多万两,民众的负担增加好几倍,各地“抗捐抗税”事件频繁发生,尤以两广、湖南等地区严重。据此可知当时
A.列强入侵激化阶级矛盾B.外来物种促进南方开发
C.尝试近代化致耗资巨大D.西方民主观念得到传播
6 . 《南京条约》中开放通商的“五口”,是英国人基于“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且临近富饶的江浙”等理由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意在
A.打开中国市场B.掠夺中国劳动力
C.向中国大量投资D.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
2022-03-17更新 | 322次组卷 | 63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南武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线上月考(二)历史试题
8 . 鸦片战争爆发后,关天培明知寡不敌众毅然选择与虎门共存亡;广州三元里群众发誓“杀尽尔等猪狗”;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为保定海身先士卒先后殉国;镇江之战中,清军以弱对强宁死不屈。这些事件表明(       
A.中国军民勇于抗争B.民族矛盾难以调和
C.战争胜负已见分晓D.敌强我弱策略失当
9 . 反思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冲击与反应一直是主流思想。“1840年的鸦片战争,大清王朝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而对这个挑战却毫无认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战争打断了中国近代化进程B.文明的交流必然伴随着战争
C.中国已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D.战前清政府与西方完全隔绝
2022-02-03更新 | 811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演练历史试题
10 . 某条约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柔公议定则例。英国货物在某港按例纳税后,即准由中国商人遍运天下,而路所经过税关不得加重税例。”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