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容闳被称为“中国留学之父”。他决心“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富强文明之径”。1870年,他向曾国藩提出了派遣学生赴美留学的计划。曾国藩与李鸿章联名上奏获得批准。1872年,包括詹天佑在内的第一批官派留美学生从上海启程。在1872-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遣送四批共120名幼童赴美留学。然而,在守旧派官员的反对下,清政府做出撤回留美幼童的决定。

最早提议派遣留欧学生的是洋务派领袖沈葆桢。1875年,沈葆桢委派福州船政局法籍顾问携带5名船政学堂高材生赴欧游历。1876年,李鸿章派遣7名淮军军官赴德国留学。此后,清廷共派出80余人赴欧留学,多数学习海军。他们提出“造材异域”,通过向欧洲国家派遣留学生,求得其知识技术,进而达到“自强”的目的。

——摘编自王奇生《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一1949)》

材料二 甲午战后,朝野上下同感通过日本学习西洋文化是中国的最佳出路。留日学生从1896年的13名迅速增加到1904年的2557人。留日学生以读速成科和普通科为主,多学政法专业,学习理工科者较少。由于不少留日学生在新思想的影响下,成立了一些以“排满反清”为目标的革命组织,清政府开始调整留日政策,对留日人数和资格水平作出限制,1906年后,留日热潮逐渐消退。

——蒋凯.徐铁英《近代以来中国留学教育的历史变迁》

材料三 在20世纪初期大批中国青年涌向日本的刺激下,一些美国外交官和政府中的“中国通”认为,“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人,哪一个国家就将因为这方面付出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的影响上,取回最大可能的收获,进而控制未来中国的发展”。鉴于清政府的财政状况,少数美国人士认为,退还庚子赔款也许是一个“伟大的办法”。美国国会即于1908年通过一项议案,决定将其在军旗下获得的部分庚子赔款退还给中国,作为向美国派遣留学生的经费,用于扩张精神上的影响。1911年,作为留美预科的清华学堂正式成立,从而又兴起了留美教育浪潮。

——摘编自王奇生《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公派第一批留学生留学欧美的原因。与19世纪晚期留学欧美相比,20世纪初留学日本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08年美国退还“庚子赔款”的时代背景。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晚清时期的留学教育。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深知鸦片是毒品,如将其明确载入条约而使之合法化,在国际舆上会于己不利。英方提出“用实物买卖的形式使鸦片贸易合法化”的要求,虽然受到清朝代表拒绝,但在得到“各国商船是否携带鸦片,中国不必过问,亦毋庸绳之以法”的说法后,清政府同意在条约中对其避而不谈,其实际效果就是默许了鸦片贸易合法化。这在1858年订立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再次予以确认,双方甚至就鸦片进口税率问题达成了协议。在该条约的中文本中,鸦片一词变成了合法进口的“洋药”,英文本中则仍然用的是“Opium”。按照清朝的新条例,“洋药一项,除系官员、兵丁、太监等照例治罪,又私售藏奸聚集者,照聚赌例治罪外,其余民人概准买用。凡外洋及内地客商在各省关口贸易者,均照酌定税则;上海一口,议定每百斤税银三十两,所有各海口及津关,均系一水可通,在内江河面凡船只能到各税关口者,均请照上海一律输税。”鸦片烟毒又重新在中国大肆泛滥。

材料二1950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通过并发出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9月,发布《关于贯彻严禁烟毒工作的指示》,重申严厉禁止运烟、售烟,违者严予治罪。同年还发布关于“由民政部牵头成立禁烟禁毒委员会”的指令,随后全国各地纷纷成立禁烟禁毒委员会,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查禁工作。1951年发布“吸食烟毒的人限期登记,并定期戒除。隐不登记者,逾期而犹未戒除者,查出后予以处罚”的52通令,并在此基础上各地本着“教育改造,治病救人”的原则,展开了发动群众改造烟民、系统戒烟戒毒的工作。19524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肃清毒品流行的指示》、5月政务院发布《严禁鸦片烟毒的禁令》,要求各级人民政府通过群众性的反毒运动,粉碎制毒、贩毒的犯罪分子和反革命分子。禁毒运动开展以来,全国各地共召开宣传工作会议76万余次,直接受到教育的群众达7459万人。10月,政务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毒犯条例(草案)》18条后,各大行政区也相继出台地方性禁毒禁烟法规。1950年到1952年的禁烟禁毒运动,基本肃清了祸害中国人民100多年的鸦片烟毒,创造了世界烟毒治理的奇迹。

——摘编自冯冰《新中国初期中共对烟毒问题的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这一时期禁烟运动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禁烟运动的特点并指出影响。
2022-03-09更新 | 20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来广州进行贸易的国家数以百计,常年在广州居住的外国人有10多万;当时的广州通海夷道”全程14000多公里,经过30多个国家,航线一直延伸到红海,可以说,广州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对外贸易第一大港和世界东方大港。通过“广州通海夷道”,外国使节、商人、学者、留学生、僧侣纷至沓来。为了招徠外商,发展外贸,增加经济收入,唐朝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机构专门管理对外贸易。在外国人聚居的“蕃坊”设蕃长一人,由外国人担任,管理蕃坊外国人的事务,招邀外商来华互市,发展外贸。古代广州的对外贸易,对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明显的作用。它有着“千年通有无,万里扬中华”的光辉记录。

——据陈柏坚《略论古代广州外贸的对外开放》等整理

材料二   鸦片战争前夕至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对外贸易争论,主要围绕是否应该开放对外易的问题而展开。《南京条约》等签订后,讨论这个问题对清政府似乎已经没有实际意义了。但是,被迫开放的消极情结会左右清政府的外贸政策,影响到政府和商民在外贸实践中的效。中国传统的消费观念崇俭黜奢,土地的原生物加上盐、铁等即可保证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而对满足最基本的生产生活之外的大部分物品的消费皆被视作奢侈而遭贬斥。欧美输入的工业制成品恰好属于如此定义的奢侈品之列。这样,交换“奇技淫巧”的洋货的外贸势必与传统观念相冲突。

——摘编自袁明照、郭丙合《论近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代广州对外贸易的特点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外贸易的态度,并说明其成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讼师,又名“刀笔吏”,是中国古代专门帮人打官司的一类职业群体。讼师最早出现春秋战国时期。讼师的主要多有两个:一个是代替当事人书写诉状,另一个就是提供“法律咨询”,也即为当事人出谋划,帮助其打廠官司。他们能做的只是代写诉状和出划策这类辅助性的工作,在“过堂”时真正要应对官员质问和对方反诘的还是当事人本人。讼师因为帮他人代写词状、教他人如何打宫司而被视为拔弄是非的人,成了良好社会秩序的挑战者和破坏者,遭到官方毫不留情的打压。况且讼师大多由落魄书生转化而来,出身也不算光彩,因而得不到人们的尊敬。

——摘编自杜金亮《近代中国律师制度的产生及其发展——以近代东西方法律文化的交融为视角》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向西方散开国门。随着中西通商,中国的对外经济交往日益增多。在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特别是由于领事裁判权的确立和发展,外国的律师和律师制度也进入中国。在与西方打交道的过中,由于不平等法权的存在和中国法律制度的缺陷,每有法律交涉,中国人总是处于不利地位。社会各界对改革封建纠问式审判的呼声日益强烈。1906年,清末修律大臣沈家本、伍廷芳主持拟定了《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规定了律师资格、注册、登记、违纪处分、外国律师在通商口岸的公堂办案等内容,该法橐虽因各省督抚的反对而未能公布实施,但却标志着中国从此开始了建立现代律师制度的尝试与努力。

——摘编自李卫东《论中国近代律师职业产生的社会经济动因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讼师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促使晚清时期引进西方律师制度的因素。
5 . 历史图片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依据“一定思想文化是经济社会变迁的反映”分析宋代城市的发展对宋词发展的影响,并概括柳永词的特色。
(2)根据材料二的信息,从城市性质、城市规模、城市文化等方面分析20世纪初广州城市发展的特点。
(3)在古代中国,对城市建设影响大的文化思想有很多,主要有礼制思想、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和风水思想等。根据材料三的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个问题加以阐述:①北京故宫的规划如何体现礼制思想;②皖南西递村如何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2021-03-05更新 | 254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百校2021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八月二十九日在南京所订的《中英条约》不过是战后新邦交及新通商制度的大纲。次年的《虎门条约》才规定细则。我们要知道战后的整个局面应该把两个条约合并起来研究。我们应该注意的有下列几点:第一,赔款二千一百万两(银圆);第二,割香港(岛);第三,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第四,海关税则详细载明于条约,非经两国同意不能修改,即所谓的协定关税;第五,英国人在中国者只受英国法律和英国法庭的约束,即所谓的治外法权;第六,中英官吏平等往来。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李鸿章屈服于日本的压力,于1895年4月17日与伊藤博文等签订了《马关条约》。条约共11款,主要内容是:(一)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二)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三)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四)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五)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摘编自陈旭麓《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英国侵华的主要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19世纪末列强侵华的新特点,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
2020-10-10更新 | 23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以前的传统城市与王权、宗教和安全密不可分……中国农业时代的城市以政治行政管理功能为主,“城”的分量不仅大于“市”的分量,而且“市”的部分明显从属于“城”的部分。这些传统城市都是以绝对权力为基础,通过强制性贡赋等形式来维持城市运行,而现代城市则建立在以交换经济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手段之上。

——摘编自唐茂华《东西方城市化进程差异性比较及借鉴》

材料二   宋朝之后的七百年间,政治中心再次北移,南方的城市发展没有出现卓越的成就,甚至有些城市在战火中被销毁而从此没落(扬州),中国的经济发展远离了南方的商务航运、集市贸易,重新回归至以农业为中心的扩大生产阶段。这个时期,北京作为中国的都城,难以起到以便利的商运、海上贸易、农业生产中心等职能,无法拉动整个中国的商贸经济。并且,政治的集权,商业的官办极大地遏制了商务中心的发展,中国的城市格局趋于固化。虽然出现商帮等团体,但是其和宋朝的集市经济、城市区域中心发展仍有很大的不足。而后的历史中,中国的封建制度显示了强大的稳定性和封闭性,城市的商业功能未能有如此强大的发展,只是因人口和管辖区域的增加而增设行政区域,所以城市人口比例没有太大提高。这一发展的滞后使得中国迟迟无法从农业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最终落后于西方。

——《中国经济增长与古代城市发展》

材料三   18世纪早期,英国城市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0%~25%,1801年为33%,而到1851年时英国已有580多座城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54%,英国已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城市就业机会增多,形成了一股吸引农村移民的强大拉力。随着技术革新在棉纺织领域的展开,轻工城市率先异军突起。煤炭工业、冶金工业的发展,产生了一批能源和重工业城市。另外,交通运输业的变革,亦给英国平添了一批新的交通枢纽城市。城市化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使英国由一个封闭分散的农牧社会变为一个经济一体化的城市文明社会。

——摘编自陆伟芳《简析近代英国城市化的特征》

材料四   鸦片战争后,商埠的开放成为中国近代口岸城市兴起的契机。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由广州一口贸易变为五口通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除开放沿海一系列口岸以外,又增辟了长江流域的沿江口岸。与此同时,在我国广大西南、西北的内陆边疆地区,陆路商埠城市也得到一定的发展。这类城市在北方有张家口、库伦、恰克图;西北有嘉峪关、喀什、伊犁、塔城;西南有云南的河口、思茅,广西的龙州,西藏的亚东、江孜等城市。以上内陆城市与沿海、沿江城市共同组成了我国近代口岸城市体系。

——摘编自田兵权《中国近代城市转型问题初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城市的主要特点。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以后中国城市发展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实现城市化的有利因素。
(4)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口岸城市的形成与英国城市发展的不同。
2020-10-01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林业局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进程,是以工业化为核心引起的全面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 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美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材料二  经济的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的问题,多数人没有分得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时期,有1/3 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成员平均寿命只有17岁…… 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605起,1842年达到31309起。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得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摘自钱乘旦、刘金源主编 《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

材料三  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半叶,中国的近代企业呈现出沿着纺织、缫丝、面粉为中心的民间轻工业,军需工业、船舶修造、机械工业等政府主导的重工业两个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在上海和东北等地设立的外国企业, 在向中国引进技术方面来说也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和具有特殊的意义。

——朱荫贵《日本学术界对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两个新动向》

材料四  18世纪末19世纪初,正是现代化运动在西方蓬勃兴起、民族主义潮流汹涌激荡的时代,而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多人口和辽阔疆土的中国,却紧闭自己的大门,一如既往地沉睡在文化主义的梦幻之中。不难想象,一旦这两个不同的世界发生碰撞和武力较量,将会出现怎样的结果。

——胡福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航路开辟怎样“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工业革命后英国出现的社会问题。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及成因。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个不同的世界发生碰撞和武力较量”的直接结果是什么?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外开放是使唐代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威远播的重要积极因素。唐朝的对外开放繁荣,除中外使节的往返,还有商旅流动、僧侣请益、留学生互派等形式。唐廷不仅采取了诸如任其往来贸易、开放官学等种种优惠措施,将大批商人、学者等吸引进来,还营造出宽松的环境使他们的才智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为了便于商品外销,手工业者专门制作具有外域文化特征的产品。唐太宗处理当时国际关系的宗旨是“德泽布”,即“天下和为一家”“中国贵尚礼义,不灭人国”。在此精神的指导下,唐朝与周边国家和平交往,“蕃汉非常快活,甲兵休息,互市交通……彼此丰足,皆有便宜”。唐都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市。

——摘编自周尚兵《唐代对外开放的特征及历史意义》

材料二   近代以来,通商口岸的作用和影响对于中国来说是“利害参半”。伍廷芳等诸多清朝官员认为,对外开埠通商“利多害少”,主张自开商埠。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危局,推动了清王朝自开商埠的实施。清末新政时期,自开商埠为数更多,先后开放岳州、秦皇岛、济南等地。1905年,沙俄企图独占东北。为了抵御沙俄侵略,清政府采纳张之洞的建议,全面开放东北。自开商埠中的各方面主权完全属于中国,更不准在此设立租界。

——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材料三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这是中国近代以来付出巨大代价换回的历史教训,也是改革开放40年的宝贵实践经验。当今时代,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的世界大势浩浩荡荡,开放融通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滚滚向前,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日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世界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推进互联互通、加快融合发展成为促进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是对外开放的受益者,同时也在积极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中国贡献,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中国正在不断以实际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摘自《学习习近平主席博鳌亚洲论坛主旨演讲系列评论之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对外开放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自开商埠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近代开埠通商相比,当今中国对外开放有哪些发展,并简要阐述谋求世界经济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材料三   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这无疑是侵略的同义词。但他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


请回答:
(1)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说明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阅读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
(2)仔细阅读材料二中的诗歌,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
(3)阅读材料三,按照“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的思路,概括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020-07-2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田家炳民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