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三元里抗英斗争简史》记载:“会中,群众歃血为盟,推举了军事领袖,布置了作战计划。会后,分头进行,韦绍光四处号召乡民,奋起抵抗;何玉成动员南海、番禺、增城一带社学团民……江本真等率义勇准备参加作战;林福祥率水勇驻扎在石并桥。“由此可知,三元里人民抗英
A.斗争的形式具有多样性B.是中国近代抗争的开始
C.具有一定的组织计划性D.代表中国民众普遍意志
2 . 据《晚清史》记载,1843年以后,广州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明显下降,而上海则逐年上升,并于1853年超过广州。这一现象与下列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哪一条款直接相关
A.赔款2100万银元B.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C.开放宁波等五处为通商口岸D.开放杭州等地为商埠
2020-07-06更新 | 211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9-2020学年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课后复习卷: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
3 . 有史书曾记载:在签订《南京条约》的过程中,英国外交家们极为重视条约中的字句和语法,而清朝官员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他们反倒重视文件措辞、格式是否谦卑恭敬,重视互相见面到底是鞠躬还是下跪。这从本质上反映(  )
A.清朝缺乏近代外交经验B.清朝不了解世界形势
C.中英两国治理秩序差异D.清朝不懂得国际公法
2019-07-18更新 | 536次组卷 | 51卷引用:【优选整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二第1课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练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以一个《南京条约》的签署告终。而那些战争的当事人是怎样看待这场战争的结果的呢?据史料记载:清政府极力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从历史的角度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清政府对鸦片战争影响的实际反思有限
B.清政府想尽量保持自己的颜面
C.清政府理性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影响
D.清政府逐渐放弃天朝上国的思维
2019-10-17更新 | 297次组卷 | 33卷引用: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时训练:第10课 鸦片战争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从此,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外患接踵而至,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材料二   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

材料三   据史料记载:清政府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时人称:和议之后,大有雨过忘雷之意。

(1)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材料中有关鸦片战争影响的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上述材料中有关鸦片战争影响的观点。

2018-07-17更新 | 389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9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5.15两次鸦片战争》随堂练习
7 . 据史料记载,1839年9月穿鼻海战,英军无人员伤亡,清兵则死亡15人,中国水师29艘战舰几近全毁。而林则徐报告皇帝“收军之后,获夷帽二十一……项查夷人捞起尸首就近掩埋者,已有十七具……受伤者,尤不胜计。”这种现象反映出
A.中国人的封闭愚昧
B.战争失败的历史必然性
C.对英作战指挥失误
D.中英存在较大军事差距
8 . 鸦片战争期间,一些民众向英军出售粮食、畜禽、淡水意图获利,另一些民众为他们充当苦力,从事运输以求工值。甚至英军在行进开战时,成群的民众躲在远处观看这难得一见的“西洋景”。这样的记载在英方文献中屡见不鲜。材料反映了
A.英方诋毁中国民众
B.中英贸易没有因战争而中止
C.民众的反封建思想强烈
D.民众尚未形成民族国家意识
2016-11-27更新 | 421次组卷 | 31卷引用: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习题:5.十九世纪中期的中国
9 . 《安德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记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接受”他们的条件后,中国失去了
①关税自主权②内河航运权③九龙司地方一区④香港岛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