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下表是鸦片战争前后(清朝)白银外流一览表(节选)
        
年份白银外流量(单位:银元)
道光十一年(1831年)

6,843,873
道光十八年(1838年)

13,877,144
道光二十年(1840 年)

-3,519,872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

9,798,644
道光三十年(1850年)21,955,964

表格可以佐证
A.鸦片战争的爆发阻止了中国白银外流
B.鸦片贸易合法化使中国白银外流加剧
C.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旨在扭转贸易逆差
D.鸦片战争是炮舰保护走私贸易的战争
2 . 下表是摘自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

注:工商杂税收入包括:盐课、关税、厘金、官业收入、杂税等。(其中关税1841年约420万两;1887年2054万两;1911年3617万两。)
下列对表格所含信息的合理解读有
①农业税数额变化不大但比重迅速下降,小农经济逐步解体
②税收主体的变化折射出中国经济近代化程度的逐步加深
③洋务及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出现并发展,工商杂税收入上升
④中国被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外贸易发展使关税增加
⑤表格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发生巨大变动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④
D.②③④⑤
2017-03-01更新 | 176次组卷 | 3卷引用:2017届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发展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

——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二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是什么?
(2)根据下面表格的提示,写出字母ABC代表的历史含义。
重点事件主要领导人革命性质主要历史意义
A洪秀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辛亥革命孙中山B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政体。
南昌起义周恩来
贺龙等
新民主主义革命C

2022-06-2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表格是晚清“银的钱价和工、农产品零售价指数(1835-1850)”。
年份银的钱价农产品零售价手工业品零售价
1835年100100100
1843年11782100
1844年1218499
1845年14283102
1850年15794120

形成上述经济现象的根源是
A.大量鸦片输入
B.巨额战争赔款
C.工业文明冲击
D.西方商品倾销
2018-09-1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郎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返校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近代标准时间演变的部分历程统计表

标准时间发布者

标准时间使用范围

19   世 纪

70   年 代 一 80 年 代

法国传教士在上海徐家汇建立了观测台,19 世纪 80 年代这一 观测台利用上海法租界内的信号塔开始报告正午时刻。

为通商口岸的外国船只服务,这一标准时间 被称为“海岸时”。

19   世 纪 末 20 世 纪初

列强控制下的清朝海关采用“海岸时”,使用的是东经 120 度的 时刻。

此后“海岸时”连续被铁路,航运、邮政、电 报等行业采用,并延及京奉等铁路沿线和长江流域。

1918        年 始

北洋政府将全国划分为 5 个时区

以北京时定为标准时,全国使用

1929        年 始

国民政府以南京时为标准时,每天通过电报和广播发布,上海、 天津、南京、北平等地的车站、码头、银行、机关及市区街道 多设标准钟。

以南京时定为标准时,全国使用


中国近代标准时间的不断演变,从中折射出诸多的历史发展变迁,请你结合表格内容,从中选取一角度进 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018-09-15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文科综合之历史试题
6 . 下表为《中国近百年史纲要》中关于近代某一战争的国际影响的描述。该战争是(     
(一)英国争得国际平等地位。
(二)荷、比、葡、普、班均派遣领事来粤。
(三)法美诸国,援例缔结通商条约,交涉递日多。
(四)订舟山不割让他国之条件,启各国划定势力范围之先声。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 . 下表为1844—1858年上海出口主要中国货物的品种、数量和价值的数据。据此可知
年份
数量(包)价值(镑)重量(磅)价值(镑)
18445,0871,558,453
184616,356945,91512,798,433550,296
184816,054763,22515,729,255514,842
185014,4021,311,61226,999,8701,006,114
185872,7295,541,41645,465,7022,774,394

A.上海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B.鸦片战争刺激经济迅速发展
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D.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022-01-18更新 | 19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第一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创新班)历史试题
8 . 观察下表,导致表中税率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1843年前后中国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统计表
货物单位旧税率新税率减少百分率
棉花24.195.5677.02
棉纱13.385.5658.45
头等白洋布29.936.9576.78

A.闭关锁国政策的延续B.鸦片走私的冲击
C.《南京条约》的签订D.自然经济的解体
9 . 下表所示为清末至民国时期人们对鸦片战争的认识。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时间认识
清末鸦片战争是中外交往中的一个普通事件
民国成立后鸦片战争的主要影响是导致鸦片泛滥,烟毒流于中国
1930年前后鸦片战争是帝国主义侵略之始,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A.历史评价标准难有定论B.研究者立场影响其对鸦片战争的评价
C.文字史实带有主观因素D.人们对鸦片战争的认知程度逐步深化
10 . 下表反映了1871-1893年美、英、日、俄四国对华贸易比重变化(单位:%)其中与①所示国家有关的是
年份进口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出口
1871—187334.752.90.514.10.23.33.71.7
1881—188323.833.33.712.40.27.34.92.4
1891—189320.411.34.59.80.68.64.77.2

A.提出门户开放,共同宰割中国B.发动鸦片战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C.提出二十一条,妄图独占中国D.出兵侵占伊犁,制造西北边疆危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