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这一条约的草案英国从1839年10月便已开始设计,1840年2月正式推出,是慎重考虑反复权衡的产物。这表明(     
A.英国已经具备侵华实力B.英国对华战争早有预谋
C.中国面临严重民族危机D.清廷被动挨打不可避免
2023-08-16更新 | 36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预测卷(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南京条约》规定,英国派驻五口通商城市的官员与清朝官方的正式文书来往,“必当平行照会”。此后,《望厦条约》又规定“中国大臣与合众国大臣公文往来,应照平行之礼”。这些规定,旨在(     
A.传播西方近代外交原则B.支持“中体西用”主张
C.改变清朝传统外交礼仪D.建立中西平等贸易规则
2023-04-05更新 | 263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3届高三二诊文综历史试题
3 . 三元里抗英斗争,史学界有不同的认识。如:观点一,认为三元里人民的英勇斗争显示下层民众抗击侵略军的坚定意志和英勇气概,用事实击灭了英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有力驳斥了清政府内部的妥协主义和投降主义;观点二,认为三元里抗英斗争受传统夷夏思想的影响,主观上是一次保家卫国的自觉战斗,只能发生于英军侵略肆虐的地区。下层民众当时还没有国家利益和民族主义的意识。这两种观点(     
A.结论相互矛盾故都不能成立B.可互证形成全面丰富的解释
C.基于对立角度的主观化解读D.观点二的论证违背历史真实
2023-03-17更新 | 812次组卷 | 1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中指出,在战争到来之前,林则徐开始主持翻译英文书报,获知了英国的一些基本情况,并据此分析得出了对英国的基本认识:驻印度海军来华军舰增多,这是为了武装走私鸦片。此种认识(     
A.清楚地认识到英国的国家诉求B.基于“天朝上国”的思维方法
C.使清政府高度重视、积极防范D.是“开眼看世界”的正确选择
2023-03-03更新 | 521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5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选择题)-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项汇编(统编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鸦片战争期间,广东人民发出了“不共戴天,誓灭英夷”的豪言壮语,表示不怕“夷船坚厚”,齐心协力,“操戈御敌”,“务使鬼子无只身存留,鬼船无片帆回国” 。这些言语体现了(     
A.中国社会盲目自大风气盛行B.华夷观念迟滞了中国发展进程
C.坚船利炮推动中华民族觉醒D.广东民众抵抗侵略的爱国情怀
2022-04-17更新 | 309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届高考文科综合历史预测卷(全国甲卷)
6 . 鸦片战争后,清廷官员认为“此次的屈辱为‘蛮夷猾夏’,如旧历史上偶然间发生的事象”。而西方人士则把所谓远东文明古国的实力看穿,于是趁火打劫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中国再没有“高枕而卧”的时候了。据此可推知(     
A.传统华夷观念没有丝毫改变B.东方的文化落后于西方文明
C.鸦片战争对华影响较为持久D.观念落后导致了中国的战败
7 . 《南京条约》是以西方世界通行的两国君主名义拟定的。可是,在当时部分清朝大臣看来,大清皇帝与英国女王这种“夷妇”并书是奇耻大辱,立此条约无法向历史交代。这说明当时清朝部分官员
A.拒绝向英国妥协投降B.抱守“天朝上国”思想
C.缺乏近代民族国家意识D.力争国家主权的完整
2021-12-26更新 | 43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高考仿真模拟卷(全国甲卷)文综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认为,通过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国被迫开埠通商、废除行商制度、与英国协定关税、给予英国片面最惠国待遇等,英国因此实现了19世纪前期以来在华西方人反复论证、一再要求的目标。该学者意在说明
A.列强侵华有其历史必然性B.鸦片战争是中外因素共振的结果
C.清王朝腐败导致中国战败D.输出资本是英国侵华的根本动力
2021-11-23更新 | 777次组卷 | 16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全国卷专用)-第一辑-卷5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茶的故乡。清中期后茶业商品经济迅速发展,鸦片战争前夕年出口量近40万担。五口通商后,洋商闯入广州、上海等地设行抢购茶叶,夺走了中国茶叶贸易自主权,打破了官商对茶叶的控制和专卖。为适应出口需要,老茶区深挖潜力,扩大生产规模,新茶区也不断出现。中国茶叶在19世纪80年代前,基本垄断世界市场。1870年至1876年出口稳定在180190万担之间,1877年突破200万担,并继续有所增长。然而繁荣掩盖着茶叶厘税太重、粗制滥造、流通环节太多、剥削加重等严重问题。1891-1920年出口从170180万担逐渐下降,1917年锐减至40多万担,从此再也没有恢复之日。

——摘编自陶德臣《近代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发展阶段与特点》

材料二   印度本不产茶,19世纪30年代初,英属印度始从中国引种茶籽茶苗,发展茶业经济,成立阿萨姆公司,不断引进茶籽种植。1848年,茶叶经济间谍福顿潜入中国内地,窃取了大量茶叶情报以及种茶和制茶的技术。印度茶园面积不断扩大,阿萨姆种也日益代替中国茶种。植茶公司日益增多,印度茶产量稳步增长。1872年,揉茶机制成并在阿萨姆茶业公司装置使用,机器制茶很快代替手工劳动。大规模的资本主义茶场及股份制茶厂占据绝对优势。1881年成立印度茶业协会,使印度茶业经营“进入普遍化、系统化及单纯化之时期”。1900年原茶业协会成立科学部,专门研究茶叶生产制作。至20世纪初,印度成为世界头号茶叶生产、出口大国,其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50%以上。

——摘编自陶德臣《英属印度茶业经济的崛起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印度茶叶经济崛起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中国、印度茶叶的发展中我们应注意哪些问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礼》是现存最早系统阐述司关制度的文献。“司关,掌国货之节,以联门市。司货贿之出入者,掌其治禁与其征廛。”同时,西周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藩属体制的雏形。其后藩属体制历经两汉而确立,盛唐和明朝的弦化,至清朝而达到完备。为了管理不同地区间的交往,中国古代中央王朝在地区水陆关津要地、中原和边疆交往要道、古代中国和周边国家之间关隘之处,设立过多种类型的税关组织。随着唐宋商品经济发展和商业革命以来,中唐以降关津的政治军事色彩日趋淡薄,原先设险守固的禁防,演变成为中央垂直课收商利的税关,财政经济开始居重。"凡天下水陆衢会舟车之所、福辏商旅之所,聚集设关,置尹掌其治禁,以安行旅,以通货贿,以佐国家经费”。

材料二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宗藩体制逐渐瓦解,口岸和海关的设置、管理均被纳入条约体系之下。一方面沿海、沿边、沿江地区近代海关不断扩展,另一方面固有的国内常关因从中华帝国向民族国家转型、国内市场统一等需要而日遭诟病。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对外声明废除不平等条约,争取与列强签订关税自主新约,对内统一财政,实行裁厘。1928年,国民政府实行统税,其收入逐渐超过厘金和常关税。在此前提下,1931年,为民族经济服务的中国近代化海关体系终于完全建立起来。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姚永超《论中国海关的起源、布局与体系演变》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税关体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中国税关体系的变化,并简析其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