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40年8月递交到英国国会两院的请愿书表明:1839年9月至1840年5月之间,伦敦东印度协会,伦敦、格拉斯哥、里兹、利物浦、不来本及不列斯脱各地的商会都一致敦促政府对中国“作出强硬而有力的行动”。这一材料的史料价值在于(     
A.证明英国政府极力为发动战争寻找借口
B.为揭示战争的目的和性质提供史实佐证
C.表明民间力量在推动战争方面作用突出
D.说明商业资产阶级为推动战争制造舆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表1为鸦片战争后洋棉洋布在华销售情况记载。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洋棉洋布(     
记述出处
“今自夷人来厦开市,…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道光二十五年三月十七日镇闽将军兼管海关敬穆奏》(1845年)
“松(江)太(仓)利在棉花梭布,···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可纺,消减大半。”包世臣《答族子孟开书》(1846年)
“自西洋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广东)顺德县志》(1853年)
A.因价格低廉而行销中国B.阻碍民族工业发展壮大
C.因自然经济抵制而滞销D.在通商口岸及附近畅销
2023-01-11更新 | 243次组卷 | 4卷引用:押江苏卷第6题 1840~1912: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江苏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某学者评论某条约时认为:“他们(清政府)的视线所集中的唯一重要点,就是如何使英军立即退去……而英国方面向来所不满足的皆一一满足,并且超过满足点以外,如香港的取得及关税协定权便是。”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4 . 清政府认为中英协定关税和领事裁判权的规定,是中国外交的胜利。在他们看来,新税则避免了地方政府和官吏额外加税,税率也比先前略有提高,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不会因此减少,而领事裁判权是“以夷制夷”。这反映当时清政府(     
A.防范了地方官吏胡作非为B.缺乏近代国家主权观念
C.从实际上捍卫了国家利益D.认为鸦片战争虽败犹胜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清朝的时候,英国商人从英国运一批货物到上海,拒交货税,因为他不认同清朝官吏要抽取的税率,他认为清政府有条约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要同英国商定。如果商人的话是有依据的,那么,他所指的条约是
A.《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北京条约》
6 .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佛(法)兰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协争执事件,均归佛兰西官办理。遇有佛兰西人与外国人有争执情事,中国官不必过问。”法国据此攫取的特权是
A.领事裁判权B.开放通商口岸
C.片面最惠国待遇D.居住及租地权
2018-06-01更新 | 5084次组卷 | 9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合格性考试模拟(八)历史试题
7 . 白银作为货币,在中国古代长期都以“两”结算,在《南京条约》中,赔款则以明中后期开始流入的西班牙“银元”结算。当时使用“银元”结算的重要因素是
A.中国对外贸易长期居出超地位
B.西班牙长期主导欧亚海上贸易
C.英国工业发展对银元需求旺盛
D.晚清对国际白银市场尚不熟悉
8 .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无论英国人在华所犯何罪,都交由英国领事按照英国法律审理;而中美《望厦条约》更进一步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不仅美国人和中国人之间的刑事诉讼,而且美国人与其他外国人在中国的一切诉讼,均由美国领事审理,中国官员无权过问。上述条约内容表明
A.清政府熟谙近代的领事制度
B.列强已掌握中国司法大权
C.中国司法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D.中西间法律思想相互渗透
2016-11-27更新 | 1216次组卷 | 34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