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点是
A.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B.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D.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2021-06-28更新 | 551次组卷 | 83卷引用:2014-2015学年浙江温州瑞安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3 . 在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严重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的是
A.五口通商B.协定关税C.片面最惠国待遇D.领事裁判权
4 . 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广东人民抵制洋货B.《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C.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D.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
2020-11-22更新 | 241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1届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三三月月考(文综)历史部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清代诗人黄遵宪曾写道:“水是尧时日夏时,衣冠又是汉官仪。登楼四望真五土,不见黄龙上大旗”诗中描述的情形,主要是源于中英《南京条约》规定
A.割让香港岛B.赔款2100万银元
C.接受协定关税D.开放五口通商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海运大开已三百年,中英的接触已两世纪,彼此互感不满。中国虽无调整之意,英国则已不耐,认为非变不可。19世纪初期,英国工业革命渐次完成,机器化的生产大量增加,市场固待开扩,原料亦须争取。印度早为所有,又占领了新加坡,控制了东入太平洋的海道要冲,在使英人不安于现状。地大物博的中国门户必须进一步地打开,中西的关系必须修正,无论中国是否情愿,已是势在必行。

——摘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二   鸦片战争是中国的历史转折点。战争的失败,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促使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一个民族对历史上苦难及由此产生的悲情的不同态度,则关系到民族的不同走向。历史上苦难对民族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为痛苦和在痛苦中的迷失,一方面是对苦难的反思和重新振起。对一个民族来说,更重要的是从民族灾难中获得新生。

——据刘超《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史研究》等整理


(1)重大周年历史事件值得关注。写出鸦片战争爆发的年份。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发动战争的意图。
(2)阅读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围绕国家主权始终贯穿的两条主线。
2020-11-15更新 | 155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1届高三11月选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7 . 中国没有完全沦为西方列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组织了强有力的抵抗B.中国人民不屈的反侵略斗争
C.中国地大物博并且人口众多D.列强侵华时为了帮助中国发展的
8 . 1857年,马克思在《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指出:“广州城的无辜居民和安居乐业的商人惨遭屠杀,他们的住宅被炮火夷为平地,人权横遭侵犯”,认为这是一场“极端不义的战争”。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三元里抗英斗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20-06-07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6月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选考)
9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有可能认为
A.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B.侵略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
C.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D.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2020-05-12更新 | 978次组卷 | 114卷引用:2014-2015学年浙江瑞安瑞安八校高二下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10 .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美国人之间的案件由美领事办理,美国人与别国人之间涉讼,由有关国家官员自行办理,中国官员不得过问。美国据此攫取的特权始于
A.19世纪40年代B.19世纪60年代
C.20世纪初D.20世纪40年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