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中国近代历史,国内学者著述颇丰,叙述各有侧重,有的以近代某一重大历史事件为中心展开论述,有的以某一年份、某一阶段的历史为研究对象。如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茅海建《天朝的崩溃》、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王中亚《建党1921:他们改变了中国》等。


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就中国近代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时期(可就整个近代,也可就近代某一时段),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特征的书名,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 . 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四处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而《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反映了
A.近代中国关税主权遭破坏B.英国商人试图打开中国市场
C.晚清政府海关管理的松弛D.鸦片战争的实质是商业战争
2020-10-12更新 | 407次组卷 | 3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查历史试题
3 . 鸦片战争开战前,林则徐主张要先礼后兵,想给英国皇帝写信,但得知英国皇帝是个女王后,放弃了这个念头,认为女人当政不足为惧。这种情况
A.源于自然经济下的盲目自大B.延误了中国向西方的学习
C.导致了鸦片战争最终的失败D.是中国士大夫愚昧的表现
4 . 1839年,林则徐令英美鸦片商交出鸦片后,未封锁广州海口,只要求外商具结保证不携带鸦片。此后半年中,共有62艘外国商船在保证不携带鸦片的情况下还在正常贸易。只有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率英国商人退出广州,并下令英国商船一律不准进入广州贸易。上述史实可以用来说明
A.虎门销烟获得欧美各国广泛理解B.清政府秉持了自由贸易原则
C.鸦片走私是中英冲突的主要诱因D.英国有意全面中断对华贸易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世纪前期,《澳门新闻报》载:鸦片入口,议定规银,每箱若干。这些规银系与总督衙门以及水路文武官员,唯关口所得最多。此项银两,皆预备存在英国或他国鸦片船上,以便分派。或在船上来取,或在省城交收。据此可知当时
A.鸦片走私与吏治腐败相关
B.闭关锁国政策使鸦片贸易受阻
C.中国官员贵华贱夷的传统观念已改变
D.鸦片贸易使白银外流
6 . 1842年,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的条约是
A.《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南京条约》D.《马关条约》
2020-09-24更新 | 194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自治县第四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7 . 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下列对领事裁判权理解正确的是(     
A.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B.是一项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规定
C.实现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D.直接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2020-09-03更新 | 371次组卷 | 56卷引用:福建省长汀、连城一中等六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联考历史试题
8 . 浙江巡抚刘韵珂在道光二十ニ年二月(1842年)上奏论道:与其消耗大量军饷调集大军与英军作战,不如一次性向英国赔款,后者不过是白银几千万两,而前者很可能就是无底洞,最终道光皇帝接受《南京条约》的赔款要求,而放弃了与英军继续战斗下去的决心,这段史料直接表明
A.《南京条约》是清政府在平衡利益下做出的选择
B.《南京条约》的签订表明清政府虽败犹胜
C.鸦片战争时清政府己意识到中国国际地位的丧失
D.地方官员蒙混皇帝导致《南京条约》的签订
9 . 19世纪50年代,英国伯爵克勒拉德恩在给包令博士的信中说到:“自从条约缔结后,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非常有限,帝国非常失望。希望我们英国和法、美的交涉人员通力合作,迫使清政府允许换约”。据此推知,这里缔结的条约应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0 . 近代中国某不平等条约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020-08-25更新 | 99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6-2017学年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