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 道试题
1 . 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屡屡遭受列强的侵略,抗击外来侵略、实现救亡图存成为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今以来,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中英《南京条约》(1842829日)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中日《马关条约》(1895417日)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两个条约分别与哪些战争有关?《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列强的侵略发生了什么变化?19世纪中期另外一件与南京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以来,重用宦官,偏听偏信,政治腐败、经济腐败加上吏治腐败,使国运发发可危。李鸿章奉命创建海军,建设国防力量,虽学习西方之经验,但只学其表皮,未触实质。而慈禧太后竟将海军之大量军费挪用,作为修建三海及颐和园之用款。……自光绪十五年至甲午中日战争六年间(1889年~1894年),竟然只舰未添。原来清政府的海军位居亚洲第一、世界前列,此时已被日本赶超……日本几乎所有主力舰船都已安装速射炮。

——罗援《甲午战争惨败的十大教训》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的原因。

材料三: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恍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唐文权、桑兵;《戴季陶集》


(3)请分别指出教材(课本)和材料三各是如何评价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的影响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性质。
2 . 1843年中美《望厦条约》签订,其中规定:若合众国民人在中国与别国贸易之人因事而争论者,应听两造查照本国所立条约办理,中国官员均不得过问。这一规定
A.损害了中国的司法主权B.源自片面最惠国待遇
C.有利于美国对华商品倾销D.减少了中外贸易纠纷
2021-11-21更新 | 362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成都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在十九世纪以前,中西没有邦交。中国不承认别国的平等,西洋人到中国来的,我们总把他们当作琉球人、高丽人看待。他们不来,我们不勉强他们。他们如来,必尊中国为上国而以藩属自居。这个体统问题,仪式问题就成为邦交的大阻碍,‘天朝’是绝不肯通融的。”这反映了中国外交
A.植根于自然经济的朝贡外交B.始终能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
C.天朝上国虚骄下的平等外交D.渗透了法家思想和夷夏之辨
2021-09-06更新 | 837次组卷 | 15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阳安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4 . 18世纪末19世纪初,一方面,英国进口中国的茶叶、棉花、生丝与日俱增,仅棉花一项,每年运进中国的白银达400多万两;另一方面,英国向中国输入的呢绒、棉纺织品和金属制品却始终滞销。这一现象
A.表明中国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B.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远高于英国
C.表明英国已经打开了中国市场D.促使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2022-01-03更新 | 25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历代中央王朝对少数民族实行牵制、笼络、怀柔的“羁縻”政策。鸦片战争后,针对中英谈判中涉及的“英人华民交涉词讼,英人如何科罪,应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中方谈判代表耆英认为这是“以夷制夷”的策略,是中国传统“羁縻”政策的胜利。这反映了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清政府屈服于列强的坚船利炮
C.封建士大夫顽固坚守华夷之辩D.国家主权意识处于缺失状态
6 . 在1842年的《南京条约》中,中国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补偿了鸦片被销毁的英国商人,并开放五个中国港口以进行国际贸易。另外,作为此协议的一部分,这些港口中的每一个,均由不从属于中国法律的英国顾问管理。这些规定,致使中国客观上
A.沦落为英国的殖民地B.司法主权由此丧失殆尽
C.解决了鸦片的纠纷D.开始走向半殖民地化
2022-05-15更新 | 271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7 . 鸦片战争前,英国积极要求摆脱中国法律的管辖,在中国实施本国的法律,这也成为在华英国商人集团多年追求的目标。英国驻华商务副总监义律积极要求英国外相巴麦尊在华建立“英国人的法庭”。这表明英国侵略者意欲
A.获取片面最惠国待遇B.攫取在华领事裁判权
C.打开中国封闭的大门D.推行互惠的外交政策
2021-12-19更新 | 398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每两白银可以兑换制钱比,直隶1839年为1679文,1840年为1644文,1841年为1547文;浙江1840年冬为1600文,1841年2月稳定在1570文。这说明当时
A.各地银钱比价变化一致B.鸦片战争导致银贱钱贵
C.政府统一南北银钱比价D.五口通商影响银钱比价
9 . 1839年11月,穿鼻海战结束后,中英双方各执一词。林则徐奏称英舰率先开炮,受创后逃跑,清军没有追击。而义律给英国政府的报告则称英舰被围后向清军发起进攻,清军3艘船被击沉,1艘爆炸,多艘明显进水后撤退。这表明
A.历史事实具有不确定性B.英官方文献报告更可信
C.鸦片战争爆发时间有误D.利用史料需辨析其来源
2021-12-15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2届高三11月阶段测试(期中)文综历史试题
10 . 在《南京条约》的谈判中,出于策略需要,英国并未将领事裁判权列入必须要实现的目标。但是清朝官员却主动出让这一权利,目的是想尽快摆脱涉外纠纷的麻烦。这表明清政府
A.放弃了天朝上国的迷梦B.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
C.对外奉行妥协投降政策D.法律制度建设严重滞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