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女子只可于家庭教之或受母教,或受保姆之教,令其能识应用之文字通解家材料庭应用之书算物理,及妇职应尽之道,女工应为之事,足以持家教之而已。其无益文辞概不申用回必教。

——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75页

材料二   基督教会之学校,初非专门之教育家所设立,其志亦并不在教育人才以促进教育之进步,力欲以学校为一种补助之物,以助其宣传福音之业。

——杨剑龙:《教会学校文化教育与中国现代作家》,载《江海学刊》2007年第4期

材料三   传教士虽然采用免费入学办法,但进校学生不多,中途退学的也不少,尤其是女校更不易招收学生。如传教士于一八五O年在广州开办一所洋学堂,开学时只有三名学生,不久,其中二名因不堪周围舆论的压力而退学。同年在广州由传教士开设的一所女子寄宿学堂,开学那天,本来报名上学的女生一个也不敢前来,后来总算动员来了几个,不久又全部退学

——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7页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教会女校出现的原因。
(2)材料三中教会女校遇到了什么问题?请分析原因。
(3)如何评价教会女校的创办。
2022-01-2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中国近代的某条约规定“凡英商禀告华民者,必先赴管事官处投票,候管事官先行查察谁是谁非,勉力劝息,使不成讼。间有华民赴英官处控告英人者,管事官均应听诉,一例劝息,免致小事酿成大案。”据此可知
A.清政府利用国际法维护主权B.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
C.外国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D.推动了中国法制进步
2021-09-26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第二十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康熙中后期,与周边国家的“朝贡贸易”在对外贸易总量中已无足轻重,取而代之的是以南洋为中心的中荷贸易、以恰克图为中心的中俄贸易、以广州为中心的中英贸易,这使得大量白银流入国内市场。这表明当时
A.朝贡体制走向解体B.入超格局出现逆转
C.闭关锁国政策解除D.传统经济仍有优势
4 . “鸦片战争是中国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它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向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转化,它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某种意义上讲,鸦片战争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 了古老的封建与专制的中国的瓦解。”以上内容属于
A.历史事实的叙述B.历史过程的描述
C.历史原因的分析D.历史结论的阐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A.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B.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C.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D.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
6 . 《南京条约》规定,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商定。此后,中国实行一种按照价值的5%固定下来的统一关税,若要变动这一关税,须经英方同意。这一规定破坏了我国的
A.关税自主权B.领土主权C.司法自主权D.领海主权
7 . 对中国而言,这场战争成为一块界碑,铭刻了古老中国在枪炮逼迫下走入近代的屈辱、彷徨和困惑。自此,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 . 中国古代家训灌输忠孝观念,强调治家理财,重视耕读立业。到了近代,则强调经世致用,重视培养工商业意识,注重培养世界视野。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的引导宣传
B.家族发展繁荣的需要
C.民族危机加深的影响
D.自然经济的解体
2019-09-27更新 | 403次组卷 | 23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第二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百姓怕官”是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常态。鸦片战争时,广东传出“百姓怕官,官怕洋鬼”的民谣。战后,广州民众成功地阻止英人入城,又有“官怕洋鬼,洋鬼怕百姓”的民谣。民谣的
A.客观上有利于推动反清斗争
B.表明官民关系被彻底颠覆
C.说明清政府利用民众反侵略
D.说明民众成为反侵略主力
10 . 鸦片战争后,一个英国资本家预言:“中国人每年需要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应不上了。”但这个在中国倾销商品的梦幻最终破灭了。究其根本原因在于
A.中国的通商口岸少,关税税率高
B.中国不习惯用洋货
C.中国人民过于贫困,购买力太低
D.中国的自然经济起了抑制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