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85 道试题
1 . 1842年,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因为现有关税平均为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这反映出清朝统治者
A.国家主权观念较淡薄B.对外政策灵活变通
C.认识到闭关已无必要D.受西学东渐影响大
2022-03-24更新 | 318次组卷 | 40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专项训练(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43年前后新旧税率比较

项目旧税率(银两)新税率(银两)
正税实征
进口货物棉花(每担)0.2981.7400.400
布(每匹)0.0690.3730.100
白布(每匹)0.2850.7020.150
棉纱(每担)0.4832.4061.000
双幅细布(每丈)0.7121.2420.150
出口货物南京丝(每担)15.27623.73310.000
广州丝(每担)8.57610.57010.000
茶叶(每担)1.2796.0002.500
糖(每担)0.2690.4750.250
棉布(每担)1.8442.6511.000

注:1.实征(税)包括正税及其他附加税;

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规定:凡系进口、出口货物,均按新定则例,五口一律纳税,此外各项规费丝毫不能加增。

——摘编自陈争平《不平等条约下近代关税制度的形成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843年前后新旧税率比较”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2-03-18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4 评述类-2021年山东省新高考历史非选择题高分攻略
3 . 《南京条约》中开放通商的“五口”,是英国人基于“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且临近富饶的江浙”等理由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意在
A.打开中国市场B.掠夺中国劳动力
C.向中国大量投资D.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
2022-03-17更新 | 314次组卷 | 63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经历了被动开放、经济起步(注:现代化的尝试)、政体变革、思想解放四个时期。这是一种社会质变,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了整体性的变革。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被动开放:鸦片战争;
B经济起步:太平天国运动;
C政体变革:袁世凯称帝;
D思想解放:中国共产党成立。

A.AB.BC.CD.D
5 . 某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参观一处史料陈列语,其中第二展厅中应补充的信息是

陈列馆展厅分布


第一展厅:“英军入侵”:鸦片战争爆发
第二展厅:“城下之盟”:《条约》的签订

A.南京B.天津C.北京D.马关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那是一个上与下俱困的时代。上面,是“一祖之法无不蔽”;下面,是“山中之民,一啸百吟”。山中之民,有白莲教、天地会的投影,也包括对时代不满的知识分子。他们在挣扎抗争中寻求出路。这些议论深刻地勾勒了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状貌,同时也反映了这个社会找不到出路的悲哀。随着旧王朝行将走向自己的尽头,中国又面临着一个周期性的改朝换代的局面。但是,这种局面最终并没有实现。因为西方资本主义东来使中国历史改变了轨道。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认识世界同时又认识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高扬民主和科学之旗,包含着八十年中西文化论争所积累起来的认识成果,又体现了认识的一种飞跃。它由古今中西新旧之争而来,又是对古今中西新旧之争的历史概括。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归纳19世纪上半期的中国社会面临着什么问题?并请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具体说明。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近代前期中国人是如何“认识世界同时又认识自身”的。为什么说“高扬民主和科学之旗,体现了认识的一种飞跃”?
2022-03-0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A佳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有学者指出:“盖自关税协定制度成立以来,以进口税率之低,外国纷纷以其过剩制品输入我国而莫之能御,因以造成外商垄断之势力。而同时以出口税之不能免除,致应奖励对外贸易之物品,亦不能免税,此出口贸易之不能发达也。”这一制度
A.出现于甲午中日战争之后B.表明关税起到保护国货作用
C.导致了我国贸易顺差出现D.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2022-03-05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耆英在《南京条约》签订的第三天,主动对英国出让“领事裁判权”,认为让英国人管理英国人是免除争端最省事的方法。这本质上反映了
A.清朝吏治腐败B.清政府缺乏近代国家主权观念
C.清政府奉行妥协外交政策D.清朝官员外交灵活务实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马关条约》主要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辛丑条约》主要内容: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永不叙用”;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以上材料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从上述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中提取两条或者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题目,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信息,信息之间要有关联,阐述合理,有史实依据)
2022-03-04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学者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中记述,尽管清王朝对与英国交战全无准备,但传统的御外攘夷的武库已经为道光帝编制了“剿”“抚”两套程序。在战争的初期,清王朝由“剿”而“抚”,后又回到“剿”的套路上去,一波三折,回旋再现。这说明清政府战败的直接原因是
A.专制制度腐朽B.社会阶级矛盾激化C.战略方针失当D.统治集团虚骄自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