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上海与广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4—1856年中国经由广州和上海与英国进出口贸易额货值表(美元)

年份

由英国进口的贸易额

对英国出口的贸易额

广州

上海

广州

上海

1844

15500000

2500000

17900000

2300000

1850

6800000

3900000

9900000

8000000

1852

9900000

4600000

6500000

11400000

1853

4000000

3900000

6500000

13300000

1854

3300000

1100000

6000000

11700000

1855

3600000

3400000

2900000

19900000

1856

9100000

6100000

8200000

2580000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4页

注:表格以对英国贸易为比较依据,主要因为英国是19世纪中期对华贸易的主要国家,其进出口货值占各国对华进出口货值的70—90%。

材料二:乾隆年间,国内沿海和长江沿岸各地往来上海的船只已数以千计。国内外运来的货物,一部分从上海直接运往苏州、杭州等地销售,大部分则等待转口贩运。这时的上海港,已经成为国内外、南北方海上贸易的中转站,至嘉庆、道光年间,随着海运漕粮之路的开辟,……被誉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华师大版拓展型教材《高中历史》第15课

材料三:从内地到广州的地形主要以山地为主,其运输方式主要为“人背马驮”,陆路运输平均每包生丝每200英里需纹银13两(6包生丝约重一吨),每百箱茶叶(约重一吨)运费为纹银12两。纹银一两约等于6先令2便士,该项费用可折合为生丝每吨运费约24镑,茶叶每吨运费约21镑。与这些运费率相比,同样的距离,如果经由水陆运输至上海,茶叶和生丝平均每吨运输费约14镑,其节约费率约35—40%。

——(美)罗兹·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

材料四:经一次兵事,则租界繁盛一次。

——姚公鹤《上海夜话》


(1)从材料一的表格中可以提取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表格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2)依据以上材料与所学知识,请你综合分析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
2019-09-02更新 | 154次组卷 | 2卷引用:两次鸦片战争(名题荟萃)-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事件
约1815—1835年欧洲商业帝国向中国出口鸦片的价值增加了5倍
1840年夏为了对付中国中断与英国的贸易,英国封锁了中国的港口
1842—1844年《南京条约》结束了鸦片战争;中美签订《望厦条约》;中法签订《黄埔条约》
1850—1859年世界贸易额增加了80%
1860—1861年英法联军占领了北京
19世纪50年代2.5万中国劳工生活和工作于加利福尼亚
19世纪60—90年代中国开展了洋务运动
1870—1900年世界工业产量增加了4倍;世界造船业增加了2倍;世界贸易额翻了一番
1877年维多利亚女王接受印度女皇的称号
1878—1913年欧洲帝国的总面积翻了一番,达到2000万平方英里;欧洲帝国的总人口从3亿增加到5.5亿
1894—1895年日本对华战争取得胜利并占领了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

——据(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整理


从表格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3 . 下表为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中国部分进出口商品的关税变化情况。这一情况反映出(     
A.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要求B.英国拥有条约体系中的绝对霸权
C.民众生活质量得到一定提高D.近代中国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
2023-01-04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九校2023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为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中国部分进出口商品的关税变化情况。这一情况反映出(     
进出口货物旧税率新税率新税率较旧税率
(%)(%)增(+)减(—)
进口棉花24.195.56—18.63
棉纱13.385.56—7.82
二等白洋布32.536.95—25.58
六种毛织品平均45.936.95—38.98
出口各种茶叶平均30.8912.87—18.02
湖丝9.433.97—5.46
丝织品3.114.17+1.06
土布7.372.74—4.63
A.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要求B.英国拥有条约体系中的绝对霸权
C.民众生活质量得到一定提高D.近代中国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中外不同文献关于三元里民众抗英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出处
“英军从城北越秀山一带撤军,三元里等处一百零三乡民众数千人,中途设伏,歼敌百余人名,斩兵目二人,围困英军。”夏變《中西纪亨》(同治初年刊印)
“英军经由三元里往牛栏冈方向抢劫,由于(水勇头目)林福祥事先与各乡约定联防,三元里等八十余乡数万民众将英军包围,歼敌二百余人。”编《三元里人民抗英 斗争史料》修订本
“由于英军的暴行,当地举人何玉成柬传各地,三元里等地九十余乡聚众数万人齐出,围歼英军,斩英军将领伯麦、毕霞。”闻记
“(陆军司令)郭富在城北越秀山四方炮台发现非正规部队在其阵地的山脚下集结列阵,遂率军进攻。由于大雨,英军的燧发枪无法射击,对方与之肉搏。英军5人死亡,23人受伤美国传教士主编《中国丛报》(创刊于1832年)
A.英军在与民众的交战中遭受了损失B.英军率先对民众发动了攻势
C.英军劫掠财物导致当地民众的反抗D.林福祥是民众抗英的领导者
6 . 下表反映了晚清时期中外贸易情况
中外贸易货值表(以海关平银两为单位)
年份进口出口出入超
1872       187466.105.01170.484.090(出)4,379.049
1882--188475.014.56368.224.073(入)6,790,490
1887-1889112.643.64991,736.369(入)20,907.280
1892 1894149.522.309115,773.453(入)33,748.856
对其走势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贸易的逆差在逐渐减小B.中国经济对国际市场依赖增强
C.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提高D.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迁
7 . 下表为近代中国部分城市的租界建立的概况
时间地点概况
1845年上:海划定洋泾浜以:北、李篆场以南、黄浦江以西地段为英租界,占地830亩
1860年天津将天津迤南紫竹林至上下园地方划为英租界,占地429亩
1861年广州在沙面岛东部建立法租界,占地66而
1861年汉口划夏口镇(即汉口镇)下街尾杨林口上下地区为英租界,占地458亩
1863年上海臼潦沟起,沿苏州至黄浦江,过杨树浦地段,划为美租界,占地7865亩
据此可知
A.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B.英国一直是列强侵华的核心力量
C.列强开启了瓜分中国的狂潮D.沿海地区是列强主要资本输出地
8 . 下表为1844—1858年上海出口主要中国货物的品种、数量和价值的数据。据此可知
年份
数量(包)价值(镑)重量(磅)价值(镑)
18445,0871,558,453
184616,356945,91512,798,433550,296
184816,054763,22515,729,255514,842
185014,4021,311,61226,999,8701,006,114
185872,7295,541,41645,465,7022,774,394

A.上海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B.鸦片战争刺激经济迅速发展
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D.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022-01-18更新 | 190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预备从各省调兵共二十五万增援东南沿海,其执行情况举例如下表,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命调时间调出省兵数调往方向
1841年1月6日贵州1000广东
1842年3月24日甘肃1000浙江
1842年6月1日山西1000江苏

A.西南地区军备废弛B.清朝无法动员全民抗击英军
C.清朝军事动员体制落后D.清朝统治具有地域歧视倾向
10 . 下表是某学者对近代某条约部分条款的评价。这位学者意在强调该条约
条约评价
第二条:五口通商没有对,应的英国通商港口
第三条:制让香港岛中方纯粹制让
第六条:赔偿军费清军的军费谁来赔付
第八条:释放英国与属国被禁的军民没有对英方的规定
第十条:协商关税只有对清政府的要求,没有对英国的规范

A.打开了中国市场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具有不平等性D.适应了资本输出的需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