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鸦片战争之前,清朝的中枢决策皆出于军机处,两次鸦片战争期间的二十年里,中外因战事须繁而多交涉,使得外交决策成为清政府的头等事务,在延续了决策方式和决策信息来源的基础上,钦差大臣开始协理“华夷”事务,地方督抚开始参与外交决策。这反映出
A.中央集权决策呈现了下移的趋势B.中国外交决策逐渐走向近代化
C.侵华战争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D.汉族官僚地主掌握了国家政权
2021-12-19更新 | 369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设立“五口通商大臣”专门办理对外交涉事宜,由两广总督兼任。1861年,为适应和西方国家交往的需要,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上述变化反映了(     
A.外交体制逐渐近代化B.清政府沦为列强的工具
C.中枢权力机构的异化D.清廷政治制度全盘西化
3 . 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其中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的这一变化(     

A.阻止了自然经济的解体B.导致西方商品倾销重心转移
C.促使传统手工业的恢复D.成为列强进一步侵华的借口
4 . 1857年,清政府强烈反对在长江中游设置通商口岸。其后签署的《天津条约》约定,等到“军务肃清再行酌办”。1860年底,清政府转而同意开放汉口、九江两地。这一态度变化主要基于
A.外交体制调整的要求B.推动洋务运动的考量
C.以夷制夷策略的实施D.应对内部危机的需要
2022-02-26更新 | 1399次组卷 | 34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由于“鸦片被列入税率,要缴纳的关税是每箱银子30两”,“那些可尊敬的英国商人和政府,自此以后再也不必为走私这种商品而感到耻辱了”。此变化主要是由于签订了
A.《南京条约》B.《黄埔条约》C.《辛丑条约》D.《北京条约》
2022-01-0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由于“鸦片被列入税率,要缴纳的关税是每箱银子30两”,“那些可尊敬的英国商人和政府,自此以后再也不必为走私这种商品而感到耻辱了”。此变化主要是由于签订了
A.《南京条约》B.《黄埔条约》
C.《辛丑条约》D.《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9 . 对于被迫签订的条约,咸丰的态度是“自古要盟不信,本属权宜”,且表示不必严格守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恭亲王奕䜣提出办理中外交涉,要“以守约为主,以践言为先”。这种变化客观上说明清政府
A.追求平等外交放弃华夷观念
B.遭到列强控制成为傀儡政权
C.利用国际规则维护主权独立
D.外交政策逐渐接轨国际规则
10 . 下面是近代清朝外交中心城市和处理外交事务的官职(机构)的变化图。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
B.清廷主动适应世界形势
C.经济中心的逐渐转移
D.对外战争失败后的反思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