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不论什么时候我们谈到条约的修订,我们都可以提出建议……我因此毫不迟疑地向你指出几件事,这都是女王陛下政府认为极应该向中国政府力行要求的……这些点是:一、争取广泛地进入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各域……二、争取扬子江的自由航行,并进入沿江两岸直到南京为止(包括南京在内)的各城以及浙江沿海人烟稠密的各大城市……。

——1845年2月13日英国《克勒拉得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材料二城头逢逢雷大鼓,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竞割台湾去。当初版图入天府,天成远及日出处。我高我曾我祖父,艾杀蓬蒿来此土。

——摘自黄遵宪《台湾行》

材料三西安事变可以说是一件不幸中的幸事,既帮助统一了国家,也停止了内战。蒋中正(介石)不再被看作是抗击日军的绊脚石,而是具有新使命的民族英雄,领导祖国统一战线抵抗外来侵略。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9日发布的消息,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第12次会议经过4日至6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的评审后,决定为(世界记忆名录》新增47个项目,其中包括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而日本文部省科学副大臣义家弘介19日则表示对此事不满。中方则表示,这是作为历史而决定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献汇编》

请回答:

(1)材料一所列的内容,英法等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是否得到了?具体有哪些内容?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倭人竟割台湾去”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什么影响?

(3)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西安事变”为什么可以说是一件“幸事”?蒋介石所"具有的新使命”指的是什么?用具体史实说明蒋介石如何履行新使命。

(4)据材料四,概括《南京大屠杀档案》“申遗”成功的重要意义。

2018-11-23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令英人按照下条开叙之列,清楚交纳货税、钞饷等费。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上册)

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什派,以及中国内地沾及寄存栈房之益,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至应享优例豁除,亦莫不相同。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上册)

材料三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各省抚督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亦不得开脱别给奖叙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上册)

材料四据统计,从鸦片战争到1919年,外国侵略者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协定有700多个,其中同清朝政府签订的就有500多个。从1842年到1911年,清政府同外国签订条约、协定的数目为英国98个,俄国89个,日本76个,法国55个,德国37个,美国20个,比利时15个,葡萄牙11个,丹麦9个,意大利7个,西班牙4个,奥地利3个,荷兰3个,还有和两个以上国家共同签订的86个。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外国侵略者获得了割地、赔款、实行军事占领、开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权、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设租界、内河航运、自由贸易、自由传教、掠卖华工、设工厂、筑铁路、办学校等许多特权,使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司法、思想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的主权遭到破坏。据统计,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有100多个;帝国主义在中国强占租借地100多个,租界40处;英国侵占香港地区;沙俄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日本侵占台湾省;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赔款共13亿两白银。

——《中华爱国主义大辞典》

(1)材料一、二、三分别出自近代哪个不平等条约?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列强是如何破坏中国经济主权的。

(2)有人认为材料三条约的内容最能反映清政府的反动本质,你是如何理解的?

(3)据材料四,概括近代中国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呈现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何认识?

2017-11-1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育才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