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面对战争带来的惨烈后果,既需反思战争,更需重新认识战争带来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这类因对抗性互动而产生的概念转移,急剧而彻底……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

——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


(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列举当时开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

材料二 李鸿章说:“外国利器强兵,百倍中国,内则狎处辇毂之下,外则布满江湖之间”,“外国猖獗至此,不亟亟焉求富强,中国将何以自立耶!”他认为“目前之患在内寇,长久之患在西人”。

——《李文忠公全书·明僚函稿》

【注释】 ①狎:轻慢,轻侮;拥挤。②辇毂之下:京都的代称。③亟亟:急迫。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外国“狎处辇毂之下”的罪行,并说出李鸿章认为“外国猖獗”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大清帝国大皇帝陛下及大日本帝国大皇帝陛下为订立和约……

第二款中国将管理下开地方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

第一、下开划界以内之奉天省南边地方。从鸭绿江口溯该江抵安平河口,又从该河口划至凤凰城、海城及营口而止,画成折线以南地方;所有前开各城市邑,皆包括在划界线内。该线抵营口之辽河后,即顺流至海口止,彼此以河中心为分界。辽东湾东岸及黄海北岸在奉天所属诸岛屿,亦一并在所让界内。

第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马关条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关条约》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内容,并列举中国军民为此抗争的史实。
2020-11-11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据载,它蜿蜒300多米,以水当街,沿岸作市,建筑层次高低进退,色彩明艳端庄,呈现了皇家园林宫市盛景。1860年,它连同京西三山五园被烧毁。对“它”解读正确的有
①被英法联军烧毁   ②呈现出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格
③坐落于颐和园的生活居住区   ④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3 . 1877年,美国《纽约时报》载:“宜昌作为交通港口的希望仍未完全实现。汉口的外国和清国商人都反对进一步开放扬子江沿岸其他内陆港口,扬子江上的船工们也持反对态度,因为他们都不愿意看到蒸汽火轮抢走他们的生意。”材料表明
①列强侵略范围由沿海深入内地        ②列强渐进式渗透在华势力
③中国传统手工业者受到了冲击        ④近代技术传入催生了民族工业兴起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 . 《伦敦新闻画报》报道说:“英国远征军逼近大运河(天津白河口)所带来的危险,被认为会促使大清皇帝做出一个公平合理的安排。俄国正忙于唆使中国反对大英帝国的正当要求,美国和法国派出了他们的战舰来观察我们跟这个不寻常的国家之间的战争。”这次“战争”后,大清皇帝所做出的“公平合理的安排”包括
A.开放杭州为通商口岸B.允许外商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开放南京为通商口岸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2019-12-19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东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加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在位的五十余年,是汉长城迅速扩展的年代,可以说,汉长城实际上就是“汉武帝长城”汉武帝用了短短12年时间,兴建了规模巨大的三四千里障塞亭燧,设置了组织严密的屯戍机构,新开辟了河西四郡,在军事、政治、经济、交通诸方面都起了重要的作用。汉长城使“边郡烽火候望严明,匈奴为边寇者少利”。19世纪70年代,李鸿章等人主张放弃边塞防御,腾出钱来支持海军建设。左宗棠斥其短见,指出放弃西北边疆是自毁长城……1885年,左宗棠逝世的消息传开后,百姓“无不扼腕深嗟,皆谓朝廷失一良将,吾闽失一长城”。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登长城后指出:“长城已不再是一道把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隔开的城墙。……四天以来,我们已经开始了拆除我们之间这座城墙的长期进程

——整理自马建华、张力华《长城》等

材料二 关于长城,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长城见证了东亚地区冷战结构的最初松动;②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丰碑。

——据吕乃澄、周卫平《大棋局:中美日关系风云五十年》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武帝修长城在“军事、政治、经济、交通诸方面”的作用,并指出“汉武帝长城”的历史地位。
(2)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材料一,你更侧重分析哪一种认识?若侧重分析①根据所学梳理20世纪70年代中美拆除两国之间这座城墙的长期进程;若侧重分析②请结合所学,简述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史背景,并用一句话概括左宗棠所体现的“长城精神”的内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