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21-22高三·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过去至少在法律上是禁止的鸦片,现在变成了合法的洋药,可以完全公开买卖了。这样,西方在取得设立租界、片面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等特权之后,又夺得了鸦片的销售权。”上述评论针对的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B.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恶果
C.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D.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2022-12-2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预测卷(二)(11页)
2 . 马克思曾评判《天津条约》说:“只要整个文明世界的压力还没有迫使英国放弃在印度强制种植鸦片和以武力在中国推销鸦片的做法,那么这第二次鸦片战争就会产生同样的后果。”马克思这一判断主要是基于(     
A.英国与印度对华贸易存在激烈竞争B.英国鸦片贸易激化中国社会矛盾
C.鸦片贸易影响英国对华工业品倾销D.中国已成为英国商品的主要市场
2022-11-21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同步及单元
3 . 中国近现代外交经历了由屈辱走向辉煌的历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关于鸦片问题,双方争论异常激烈,只好采取暂时的妥协政策——“罂粟小姐”成了黑户——英国只能暗地里进行鸦片交易、可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清政府迫于英国强大武力的威慑,无奈地同意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运动,国力得到了巨大提高,开始了与中国争夺朝鲜宗主权的斗争。李鸿章在国力虚弱的情形下,积极主张朝鲜与西方列强签订条约,以此来制约日本对朝鲜的侵略。但在甲午战败后,中国在签订的城下之约中丧失大量的权益,包括对朝鲜的宗主权。

——摘编自李胜臣《中国近代外交的特征及成因探析》

材料二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政府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是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采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1949118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的外交与近代外交相比发生的重大变化,并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意义。
4 . 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真曲”。这说明当时
A.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B.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C.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D.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反映出,当时清王朝
A.被迫对外开放B.面临瓜分危机
C.统治一度瓦解D.政局经历动荡
2022-05-18更新 | 148次组卷 | 2卷引用:高频考点25两次鸦片战争-【高频考点专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题汇编(第二辑)(全国通用)
6 . 1858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前夕,天津的一些铺户、船民、盐民等自发要求彼此联络,共御外侮,当地官员连忙上书表示“民情汹汹”“盗贼四起”,并将有限的军力用于压制商民。这最能说明当时
A.国人的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B.封建政府和人民大众矛盾尖锐
C.天津民众的民族意识普遍觉醒D.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7 . 1857年,清政府强烈反对在长江中游设置通商口岸。其后签署的《天津条约》约定,等到“军务肃清再行酌办”。1860年底,清政府转而同意开放汉口、九江两地。这一态度变化主要基于
A.外交体制调整的要求B.推动洋务运动的考量
C.以夷制夷策略的实施D.应对内部危机的需要
2022-02-26更新 | 1399次组卷 | 34卷引用: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同步及单元
8 .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所到之处,都遭到了强烈的抵抗,天津、烟台、旅顺乃至北京附近,都有民众自发起来袭击英法联军。这种“袭击”在英媒的大肆宣扬下,遭到欧美国家的强烈谴责。对当时中国民众的行为理解正确的是
A.盲目排外加剧中外矛盾B.是为维护民族生存而战
C.违反国际规则而遭谴责D.有效遏制了列强的入侵
9 . 下表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清军兵力配置情况(局部),表中清军兵力配置情况反映了 
对外 对内
1857年底,英法联军占领广州,清廷未派援军收复广州 大批军队集结于南京周围
1858年5月,英法舰队列阵于大沽口外,相对峙的清军约1万人,援军不过6000 大量军队驻扎于江南、江北大营。曾国藩军营、胡林翼军营等处兵勇更多
1860年4月,英法联军次第占领舟山、芝罘、
大连湾,清军未做任何抵抗,福山、金州相峙的清军仅以千计
对付山东、河南、安徽等地捻军的兵数以万计
1860年8月起,英法联军猖獗于大沽、天津,直犯北京,此处清军总兵力20万,真正机动作战的不过5万余人 太平天国战场上,除被打垮的江南大营6万兵勇外,能机动作战的兵力达10万之巨

——据茅海建《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整理

A.清廷的本质决定其战争政策B.洋务派奉行剿抚并用的方针
C.中外势力联合镇压人民起义D.东南地区成为中外争夺焦点
2020-09-03更新 | 633次组卷 | 18卷引用:第13讲两次鸦片战争-纲要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10 . 美国驻华公使瑞德·威廉在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说:“从外交角度来讲,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功……中国同意打开门户……绝对和彻底地打开了她辽阔版图的每一个角落。她同意我们的汽船可以在她中部的大河沿河而上。她还同意,如果我们愿意,可以在北京开设使馆。”这封信最早当写于下列哪个不平等条约签订以后
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
C.《天津条约》D.《北京条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