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2 道试题
1 . 下列内容是近代史上中国各地民众抗击侵略军的斗争,与之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广州城厢内外民众组织团练,用游击战术袭击敌人。
香港、澳门为外国人雇佣的工人纷纷返乡。
天津、烟台、旅顺乃至北京附近,都有民众自发起来袭击侵略军。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23-10-03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香港的命运从来同祖国紧密相连。近代以后,由于封建统治腐败、国力衰弱,中华民族陷入深重苦难。19世纪40年代初,区区一万多英国远征军的入侵,竟然迫使有80万军队的清政府割地赔款……那时的中国历史,写满了民族的屈辱和人民的悲痛

——引自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

材料二   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就是用什么方式才能解决香港问题,用什么方式才能解决台湾问题。只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和平方式,一种是非和平方式。而采用和平方式解决香港问题,就必须既考虑香港的实际情况,也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和英国的实际情况,就是说,我们解决问题的办法要使三方面度能接受。

——引自《邓小平文选》第3


(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1840年后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三方面都能接受”的方案是什么?这一方案的根本点在哪里?
2023-02-06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州第一中学等两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3 . 《筹办夷务始末》是晚清官修的对外关系档案汇编,收录道光、咸丰、同治 时期有关涉外事务的上谕、廷寄、奏折、照会等。此书中,中国官员所使用的外交词汇可分为四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类别用词
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哲学天下、中外一体、抚有万邦 ……
中国对西方国家的看法丑类、逆夷、狡诈、叵测、不驯……
中国对西方国家的外交辞令查办、开导、恩准、施恩、羁縻、驭夷……
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态度情辞恭顺、仰赖天恩、悔过、就抚、晓晓置辩……

A.天朝上国思维逐渐退出历史舞台B.传统贡赐外交模式被迫放弃
C.这类词汇密集使用于1861年之前D.文化观念冲突是战争的主因
4 . 1858 年中英《天津条约》签订后,凡进口洋货运销中国内地,或出口土货从内地运销国外,除在口岸海关缴纳进口或出口正税外,另缴 2.5% 的子口税,便可免除口岸与内地之间所经常关、厘卡应征的一切内地税捐。子口税制度(       
A.便利了列强对华经济侵略B.削减了海关税收征课所得
C.严重冲击着中央财政收入D.导致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一副速写画,画面中英法联军围坐在北京一座中西合璧的宫殿建筑前进行狂欢。该画所绘场景应发生于(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
21-22高三·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过去至少在法律上是禁止的鸦片,现在变成了合法的洋药,可以完全公开买卖了。这样,西方在取得设立租界、片面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等特权之后,又夺得了鸦片的销售权。”上述评论针对的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B.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恶果
C.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D.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2022-12-2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预测卷(二)(11页)
7 . 鸦片战争后,商埠的开放成为中国近代口岸城市兴起的契机。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由广州一口贸易变为五口通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除了开放一系列沿海地区的口岸以外,又增辟了长江流域的沿江口岸。这说明,近代中国口岸城市的形成(     
A.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必然产物B.与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密切相关
C.使清政府商业政策发生转变D.源于西方国家对外扩张的需要
2022-12-19更新 | 289次组卷 | 4卷引用:九师联盟2023届高三11月质量巩固卷(老教材)历史试题
8 . 1881年,清朝驻外公使曾纪泽赴英外交部,“谈商改条约之事”,并“争辩良久”。他认为:“诚能深通商务之利弊,酌量公法之平颇,则条约之不善,正赖此修改之文,得以挽回于异日,夫固非彼族所得专其利也。”这反映了当时部分中国人(     
A.否定传统宗藩体制B.意识到启迪民智的重要
C.力主融入国际社会D.国家主权意识有所增强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中国大城市主要兴起于沿海和条约口岸。这些地方外资集中,进出口贸易繁忙,政府又开展了自强运动,使得更多的中国商人移居那里,同时,失去生计的农民也来到城市寻找工作。这样,越来越多的沿海和条约口岸成为中国金融、工商业和人口集中之地。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近代中国大城市发展的因素?

材料二最初,中国政府对租界内行政、司法还保有干预权,后来外国侵略者逐渐排斥中国的主权,实行独立于中国的行政系统和法律制度,使租界成为“国中之国”,成为他们进行政治和经济侵略的基地。在通商口岸,外国侵略者开设洋行,强划租界,享有治外法权,鸦片贩子、投机商、流氓、骗子等等蜂拥而至,成为冒险家的乐园。

——《中国近代史》李侃等著


(2)根据材料二,指出列强在通商口岸获取的特权。

材料四:上海县城墙始建于明代中叶,到了晚清,上海官绅间开始出现围绕上海城墙的拆与不拆展开争论。

拆墙派:上海一隅,商务为各埠之冠,而租界日盛,南市日衰,推原其故,租界扼淞沪咽喉,地势宽而展布易,南市则外濒黄浦,内逼城垣,地窄人稠,行栈(注:一种商业机构)无从广设……以致稍挟资本之商,皆舍而弗顾。绅等朝夕筹思……窃维城垣之设,所以防盗贼而限戎马,表治所而卫仓狱。欧洲古制亦复相同。近数十年策军事海防者多重炮台而不尚城守。埃及罗马之名城观同古器,柏灵巴黎之都会即藉市场,参互而观,可为明证。不拆墙派:十六铺南市马路近邻法界,市面较盛,法人垂涎已久;……城垣一拆,则菁华贯萃于一带,愈足启法人觊觎;法界果因而扩入,非特城内均属难保,而贯连之南马路,亦必并为所夺,一利而失两地;法界紧接之处,华商百货所萃,厘局(注:旧时管理征收商业税的机关)林立其间,倘为法并,势必免厘,洋债从何拨补;职等聚族而聚,与斯城相依为命,毁弃之后,如被法占,则生息于外人卵翼之下,国权益消,民气益衰,恐全埠为香港之续;城内地方辽阔,警察既未大备,又无租界之团练,兵舰严密保卫,如无城垣庇护,盗贼更易生心,后患何可胜言。

——《上海市自治志公牍甲编》中的《苏淞太道瑞照会奉文饬议拆城详案文》


(3)假设你负责记录当时的这场争论,请分别记录材料四中拆除城墙派和不拆除城墙派的主要理由。
2022-12-1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滨海生态城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1857年3月,马克思在《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 一文中写道:“广州城的无辜居民和安居乐业的商人惨遭屠杀,人权横遭侵犯……英国人控告中国人一桩,中国人至少可以控告英国人九十九桩。”这段论述可以用来说明(     
A.清政府有效地抵抗侵略者B.中国抵抗英国侵略的正当性
C.三元里人民抗英的正义性D.中国人的民族意识普遍增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