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1864年8月总理衙门颁布条例∶“各关所有外国人帮办税务事宜,均由总税务司(英人赫德)募请调派,其薪水如何增减,其调往各口以及应行撤退,均由总税务司作主。……客口税务司、总办、扦子手、头目四项、若有不妥,由总税务司一人作主撤退”。这种英人控制中国海关的现象,其直接影响是(     
A.便利了列强对华拓展市场B.刺激了民族工业的产生
C.导致了经济结构开始变动D.削弱了清政府统治地位
2 . 1858年的某条约规定:大清大皇帝允“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或在英国所属各处,或在外洋别地承工,俱准与英民立约为凭,……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之后,其它列强也与清政府签订类似条款。这类条款的实施
A.使黑奴贸易彻底成为历史名词B.形成苦力贸易推动英国资本原始积累
C.促进了美国种植园经济的繁荣D.促进了美洲和大洋洲的经济文化发展
3 . 如图是一幅反映19世纪中期列强侵华战争的漫画。这次战争使
A.中国的西南门户被列强打开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英法俄攫取更多在华利益,民族危机加深D.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022-04-15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清律例》规定:“凡国人在蕃托故不归,复偷漏私回者,一经拿获,即行正法。”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规定:“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或在英国所属各处,或在外洋别处承工,俱准与英民立约为凭,无论单身或愿携带家属,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中法《北京条约》也做出了类似规定。

材料二   近代美国华人移民绝大部分来自广东沿海地区,且多为自耕农,几乎没有受过学校教育,这是19世纪中晚期华人移民的总体形象。华人移民到美国后,多从事非技术性工作或技术性不强的工作,很少有人从事与大工业机器生产相关的、对劳动技能要求严格的工作。

“(华工)一个阶层,他们安详、平和、耐心、勤劳、节俭,他们(比白人劳工)更谨慎和节俭,因而工资少点也毫无怨言……如果没有华人,要在《国会法案》规定的时间内建成这个宏大的全国性工程的西段,是完全不可能的。”

——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的四大股东之一利兰·斯坦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政府在中国人出国问题上态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一时期大量华工出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近代美国华人移民的特点。结合所学,谈一谈美国华人移民带来的历史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英北京条约》规定:以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或在英国所属各处,或在外洋别地承工,俱准与英民立约为凭,无论单身或愿携带家属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对该条约的这一规定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允许华工签约出国,维护了国人的利益
B.华工自由出国发展的障碍已经被扫除
C.华工签约出国的实质是列强掠夺中国劳动力
D.签约出国可以较好地维护出国华工的利益
6 . 下表是近代中国与主要贸易国(地区)对外贸易的相关数据(所占百分比),由此判断①和②最有可能是
年份
从何输入
1871—18731881—18831891—18931901—19031909—1911
香港32.536.251.241.633.9
       34.723.820.415.916.5
       3.74.94.712.515.5
       0.53.74.58.57.1
       0.20.20.60.83.5

A.英国和日本B.美国和德国
C.英国和美国D.德国和日本
2022-03-16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实验班)历史试题
7 . 英国驻华公使布鲁斯受命在北京换约受阻,他宣称:“赴京师乃攸关权利而非出于恩赐”,于是强行突入大沽,结果被清军击败。英、法决定再次组织联军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跟这次换约风波直接相关的侵华战争
A.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的条约B.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
C.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D.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8 . 这场战争“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昔日京华景象正如洪水过地,荡然无存。”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 . 19世纪40年代,清政府被迫与英、美、法等国签订了一批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些条约,三国从中国获得了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通商口岸传教权等。这批不平等条约不包括
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C.《黄埔条约》D.《北京条约》
10 . 鸦片战争后,朝野上下却沉浸在“施予恩惠以求羁縻”的迷梦中。即使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惨败后,清廷最怕的也不是割地赔款,而是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这说明
A.清政府内部始终坚持“华夷之防”
B.制度层面的藩属体系彻底崩溃
C.封建天朝体制的束缚依然严重
D.外交近代化阻碍清政府集权政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