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1857年2月20日,一位英国军官在其日记中写道:“在一个(中国)村庄,当我们走过去时,许多人破打铜锣,我们不知其用意何在。但是,有一个人走出来.邀请我们喝茶。所以我们认为他们的用意是和平的,没有别的意思”。这表明当时中国社会民众
A.具有天朝上国的乐观风貌B.深受儒学的熏陶,和平友好
C.漠然于时政,国家观念淡薄D.善于接受外来的先进文化
2 . 鸦片战争之前,按国际惯例,中国与其他国家签订的条约以缔约方或第三方的文本作为解决争议的准本。1858年的中英《天津条约》却以英文文本为准,中法《天津条约》以法文文本为准。此后,以外文文本为准本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反映出清政府
A.丧失与列强交往的主动权B.逐步接受国际惯例
C.主动学习西方的先进理念D.坚守天朝上国观念
2021-01-24更新 | 1478次组卷 | 26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858年4月,当英法联军抵达天津时,咸丰帝为准备出面的交涉人员制订了“详尽”外交方略:对俄表示和好,对美设法羁縻,对法进行劝告,对英严词诘问。这说明当时
A.俄美为获取利益而支持清廷
B.英国极力对华进行侵略
C.清政府对列强缺乏清醒认识
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
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2018-06-09更新 | 10026次组卷 | 10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磁灶中学、内坑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