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历史图片往往能真实地折射大量的历史信息,以图说史是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之一。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与哪些侵华战争有关?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中,有一场著名的海战,其中壮烈殉国的致远舰管带是谁?此次战争后中日签订了一份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中涉及江苏的城市是哪个?该条约中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标志着什么?
(3)图四所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哪次战争、哪个条约签订之后?
(4)由上述图片串起中国近代历史进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古代不少吏书记载了海事活动。《晋书扶南传》记载,孙权于赤鸟午间派遣康泰、朱应出使扶南(夸柬埔寨、老挝南部、越南南部、泰国东南郝一带)。贾耽《海内华夷图》记述唐代著名航线“广州通海夷道”。从广州直通波斯湾,全长14000千米,是举世无双的国际航线。扬州、明州、采州、广州等对外贸易大港亦应运而生。当时,广州港可以停泊上千艘大小海船,“番坊”聚集12万外国商人、水手和家属,于是在此设置市舶使专门管理,按规征收关税,接待保护外国商人等。一直到元朝为止,中国政府对海外贸易大都持着开放和鼓励的态度。

——摘编自刘兴诗《中国古代海事活动与海权意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海洋事业发展的表现及其作用。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后,清朝部分大臣认识到“今我国通商各口无论长江内河、苏杭二州,皆任洋商轮船往来,是船业之利几尽为彼族所夺矣”。1873年1月,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成立的目的是为了“挽回江海已失航利。”鉴于轮招招商局的发展势头,为收回更多的航海权益,清政府解除了航运业的禁令,由此又带动了一批民营轮船商行的兴起。中法战争后,光绪帝发布上谕:“上年法人寻衅,叠次开仗,陆路各军屡获大胜,尚能张我军威;如果水师得力,互相应援,何至处处牵制。当此事定之时,惩前毖后,由以大治水师为主。”1885年,清政府设立海军街九,统一海军指挥权。1889年,海军衙门要求沿海各省一律创设水师学堂。

——摘编自谢茜《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中国海洋战略的演进)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后期我国海洋事业发生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 .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中美联合公报》的主要内容包括:(一)重申上海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并再次强调: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以及世界上任何地区谋求霸权;(二)“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三

2001年,在中国的推动下,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

2001年,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08年5月29日,是“联合国维持和平人员国际日”。

2008年恰逢安理会授权向中东派驻第一个维和行动60周年。中国近年来对维和行动的参与和支持力度越来越大。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片①②分别与哪两次外国列强侵华战争有关?20世纪70年代与图③同时期还有哪些外交的重大成就,请另举两例。在图片④会议上,中国起着怎样的建设性作用?

(2)材料一图片③反映的是我国外交史上的哪一重大事件?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根据材料二指出中美建交的前提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我国外交有何新成就?

2018-07-1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福建省福州市福清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战争,致使国家主权遭受严重践踏,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面对侵略,中国军民奋起抗争,谱写了一曲曲爱国诗篇。请阅读下列四幅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 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图二 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

图三 八国联军侵华形势示意图

图四 日本全面侵华形势图

请回答:

(1)列举图一、图二、图三战争期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和图四战争中侵略者所犯下的罪行。

(2)面对以上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分别进行了哪些主要的抗争活动?

(3)图二与图四都是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但结果不同,你能说说致使结果不同的主要原因吗?

(4)图四战争的结果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什么影响?

2018-05-0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古城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 高一历史

5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三“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引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请回答:

(1)鸦片战争前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机构名称是什么?据图一一分析,指出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分布地区?它破坏了中国什么主权?

(2)根据图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天津是哪个条约开辟为通商口岸的?通过对图一与图二通商口岸分布地区分析比较,概括西方列强侵华呈现的趋势?

(3)材料三反映的是近代史上哪个条约的内容?为什么说该条约满足了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普遍要求?指出该条约对近代中国造成的影响。

2018-02-0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二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结果是“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随后,“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五十年来,人民英雄纪念碑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追求民族独立与解放的精神象征。

下面是选自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四幅浮雕:

材料四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的现代化是屡遭挫折的、扭曲的、失败的、屡次失去发展机遇的。……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是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对鸦片战争的共同认识是什么?用材料二中的哪一结论可以说明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

(2)指出材料三中图二、图四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地位。

(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屡遭挫折”,难以获得发展机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辛亥革命为了“使国家民主化”做了哪些努力?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是什么?

7 .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新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它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底蕴。请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北京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屈辱与灾难。

(1)结合材料一指出相关的19世纪以来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名称,并分别说明它们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北京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

(2)材料二中都是发生在北京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事件。请你任选材料二中的两幅图,指出事件名称,并对所选其中之一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材料三:北京也见证中国外交舞台的纵横捭阖,风起云涌。

(3)材料三中都是发生在北京的重要外交事件,它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日关系的变迁。依据材料说明中日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018-01-09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8 .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近代自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内地传教后,传教士、教民与普通民众不断发生冲突,史称“教案”。1862年,江西巡抚葆桢为教案一事派官员到民间密访。官民对话记录如下:

问:你们纷纷议论,都说要与法国传教士拼命,何故?

答云:他要夺我们本地公建的育婴堂,又要我们赔他许多银子,且叫从教的来占我们的铺面田地。又说有兵船来挟制我们。我们让他一步,他总是进一步,以后总不能安生,如何不与他拼命?

问:我等从上海来,彼处天主堂甚多,都说是劝人为善。譬如育婴一节,岂不是好事?

答云:我本地育婴,都是把人家才养出孩子抱来乳哺。他堂内都买的是十几岁男女,你们想事育婴耶?还是借此采生折割耶?

问:你们地方官同绅士主意如何?

答云:官府绅士,总是依他。做官的止图一日无事,骗一日俸薪,到了紧急时候,他就走了,几时顾百姓的身家性命!绅士也与官差不多,他有家当的也会搬走。受罪的都是百姓,与他何干!我们如今都不要他管,我们止做我们的事。

问:譬如真有兵船来,难道你们真与他打仗么?

答云:目下受从教的欺凌也是死,将来他从教的党羽多了,夺了城池也是死……他不过是炮火厉害,我们都拼著死,看他一炮能打死几个人!只要打不完的十个人杀他一个人,也都够了。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十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晚清教案发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晚清教案予以评价。

9 . “19世纪中期的近代中国”主题学习探究。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一历史阶段特征19世纪中期的中国大事记

(1)历史事件的发生具有内在联系。结合图示及所学知识,举出一例分析说明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概括指出19世纪中期的中国社会呈现出怎样的发展特点?

探究二开埠通商

(2)图一和图二分别是近代中国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约的结果?对比两图,分析指出通商口岸的空间分布变化。

探究三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兴车马之利……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兴银行……兴器皿技艺。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兴宝藏。凡金、银、铜、铁等货,有民探出者,准其禀报,爵为总领,准其招民采取。

——《资政新篇》

(3)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既是旧式的农民战争,但又带有新的时代特点”,请结合材料一、二加以论证说明。

2017-12-22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卷历史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请回答:

(1)圆明园世称“万园之园”,她被劫掠焚烧是在哪次侵略战争时期?图3的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严重的影响?

(2)图2反映的事件发生在何年?什么条款内容突出反映了列强资本输出的侵略要求?

材料二

(3)材料二是历史研究课上某同学搜集的两幅图片。请你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什么?并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4)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何联系?

材料三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5)依据材料三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怎样的错误估计。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说明材料中提及“民族凝聚力”的主要表现。

2017-10-2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大田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