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续增条约画押之日,大清大皇帝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凡有英民人等至此居住贸易,均照经准各条所开各口章程比例,画一无别。”该条款出自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
2022-04-2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1864年,总理衙门专门拨付500两银子,命令将印成的300部《万国公法》分发给各通商口岸,以便对外交涉中“参酌援引”。这反映当时清政府
A.主动学习西方的器物B.仍然是盲目自大心态
C.积极抵抗外国的侵略D.有运用国际法的意识
2020-09-0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太平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864年,恰值《万国公法》汉译本面世,总理衙门曾为此专门拨付500两银子,命令将印成的300部《万国公法》分发给各通商口岸,以便对外交涉中“参酌援引”。这是19世纪70年代前期中国人所能接触到的国际法汉译专著。这反映当时
A.《万国公法》成为国际准则B.清政府盲目自大心态的消失
C.西学东渐的内容发生了变化D.清政府有运用国际法的意识
4 . 第二次鸦片战争给天津带来的影响是
①被辟为通商口岸后,西方列强纷纷在天津设立租界
②开始创办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③开始成为我国北方的文化中心
④逐渐成为洋务运动的北方基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D.②④
2020-03-23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塘沽一中、汉沽一中、大港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英《天津条约》规定,从1858年起英商运入中国的货物,或从中国运出的土货,除缴纳一次5%的进出口关税外,只需再缴纳2.5%的子口税,便可任意输往中国内地,不再负担其它任何征课。子口税制度的出现
A.有利于缓解清政府的财政危机B.表明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C.促进列强转变了经济侵略方式D.加速中国传统经济模式解体
6 . 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晚清外交逐步与国际接轨
B.清政府最终成为“洋人的朝廷”
C.清政府抛弃天朝上国观念
D.清政府试图曲线维护国家主权
7 . 天津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座灾难深重的城市,下列侵华战争中列强曾占领过天津的有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④
2019-06-12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区大港区太平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8 . 史学界称“近代中国看天津”。在天津,类似如图的欧式洋房很多,大大影响了近代天津的建筑风格。这种状况的出现应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2019-06-12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区大港区太平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9 . 1900年以后在天津老城南门外(南市一带)出现了租界与天津地方当局均不实施管理并一度畸形繁荣的地区,俗称“三不管”。这本质上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的( )
A.封建落后性B.治安管理的不合理性
C.半殖民地半封建性D.建设的散乱随意性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有学者认为:“《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此观点的依据是战胜国
A.掀起瓜分狂潮
B.希望利益均沾
C.扩大资本输出
D.要求扩大市场
2018-10-18更新 | 254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7年12月天津市河东区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