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如何看待晚清历次对外战争
时代主要观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姑息迁就必会引来更大祸患:“俄约甫定则议琉球,琉球未归则议越南……欲长治久安,非出于一战不可。”不能获胜,战也有益:“知我创痛之所在,则上下卧薪尝胆,易辙改弦,或犹未晚耳。”
列强船坚炮利和中国衰弱,对外和好,避免战争:“方今发捻交……中国实自顾不暇,苟可与洋人相安无事,不宜轻开衅隙。”“战守无具,不能不以和,允为御侮长策。”
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认为,近百年来,中华民族根本问题是实现近代化,就是要学习西方,至于抵抗侵略,则不是当时能做和应做之事。
20世纪5070年代近代中国面对列强挑衅,要奋起反抗,绝不乞和,只要坚持到底,就能赢得最终胜利。
20世纪70年代以来近代中国在落后的情况下,要以理约束自己,争取以条约和法理约束列强,避免战争

概括表格中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个观点加以分析说明。
2021-08-11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16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2 . 海关所记1868- 1875 年丝茶和鸦片的交换。(单位:千海关两)
年份进口鸦片值(A)出口茶叶值(B)%(A∕B)出口生丝值(C)%(A∕C)
186823,82433,25270.522,461109.3
187024,11527,44387.819,306124.9
187326,14135,11974.325,333103.2
187525,35536,69869.120,107126.1

上述表格(   
A.表明丝茶贸易逐步被鸦片贸易取代B.说明洋货遭到自然经济的顽强阻碍
C.全面反映了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状况D.表明中国外贸收入被鸦片大量吞噬
2020-06-0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高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A)试题
3 . 从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是古代中国政制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九卿"职责表格(注:"九卿"既是官衔,又是官署之称)


材料二     唐“六部”职能表格



(1)据材料,指出秦九卿与唐六部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2)唐代六部机构中,"吏部""户部"分列前两位,说明其原因。
(3)1901年,清政府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上。指出其反映的时代变化。
4 . 以下是就中国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归纳整理的一张表格(“正确”表示有,“/”表示无),其中出现错误最多的是
选项条约名称割地赔款通商突出地位或特征
A《南京条约》正确正确正确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B《天津条约》/正确正确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
C《北京条约》正确正确/中国近代史上开埠最多的不平等条约
D《马关条约》/正确/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

A.A
B.B
C.C
D.D
2019-06-1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育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一些在华英国人的言论。这些言论反映出(     
言论内容出处
19世纪5O年代初一个在中国的3个省份中住了1O年的英国人说道:“我还没有看见过一个靠劳作生活的中国人穿过一件用我们的布料做的衣服。 ”严中平《两次鸦片战争史料》
我们永远找不到一个人会承认我们的布和他们的布一样好。就我对于布的知识而言,他们偏好土布是正确的。杨贤镐《外贸史资料》
1847年英国驻福州的领事说:“关于英国或其他外国在这个港口进行贸易,目前还看不出任何有希望的前途。”英国蓝皮书《1846年中国各国贸易报告》

A.靠武力无法打开中国市场B.中国社会的思想意识仍极为落后
C.在华英人不了解中国市场D.中国传统经济具有超强的稳定性
6 . 下表是17-19世纪中国部分文献对“夷”内涵的解读。据此可知
时期“夷”的解读
1643年版《辟邪集》“夷族”、“夷类”,指责传教士们包藏祸心,妄图“以夷变夷”
1832年《中英外交文书》“barbarians”(野蛮人)
1842年魏源《海国图志•序》瀛寰之奇士,城外之良友
1858年《天津条约》将“夷”改称为“洋”
A.战败促使国人观念转变B.向西方学习成为了主流
C.传统夷夏观念土崩瓦解D.近代外交意识逐渐萌发
7 . 历史认识具有多元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中世和近世的大转变出现在唐宋之际。

——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明清两代交替时期欧洲探险家和传教士来华那段时间作为近代中国的起点会来得恰当。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下表所列为两位历史学家对清朝与列强签订条约的看法。

徐中约费正清
英法联军之役后西方国家通过建立条约口岸和扩展商务,争夺贸易利益和经济特权,俄国人则既强调贸易收益也强调取得领土。从南、北而来的这两股推进势力,构成了一种钳形活动,掐住满清王朝。在随后的一个世纪里,西方和俄国是影响中国的两个主要根源。

——《中国近代史》

到了1860年代初期,外国商人与外国势力因各种有利条件使中国的贸易与世界市场的关系更密切,也随世界市场的荣枯兴衰而起伏。外国人因为有治外法权的保护,得以跻身这个帝国的统治阶层。若说这样的结果是把中国当殖民地来剥削,不如说外国人有幸参加了中国企图西化的过程。

——《剑桥晚清史》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内藤湖南和徐中约各自的观点。请任选一种观点说明其分期依据。
(2)材料二中徐中约和费正清分别是从什么角度认识近代中国的条约体系?你赞同哪种观点?根据材料简要分析。
2020-08-2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林业局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下表是由英国人创办的《北华捷报》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报道,其意图是
A.跟踪报道还原事件真相B.揭露清政府腐败无能
C.渲染对华战争的合理性D.大搞噱头以吸引读者
2020-11-06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9 . 下表是学者对清朝前、后期的对外关系用语进行的统计(数量:个;比例:%)。清朝的、后期的对外关系用语变化反映出晚清政府
A.熟悉国际交往规则B.外交观念转型艰难
C.力图摆脱条约体系D.成为列强统治工具
10 . 武汉,别称江城,位于长江和汉水交汇处,由武昌、汉口、汉阳三部分组成。下表记录了近代以来,武汉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武汉的发展是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请任选上表中一个或两个时期,结合所学的中国近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020-03-21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直属校(重庆市第八中学等)2020届高三3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