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背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下列对鸦片战争前夕中英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清朝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②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
③中国军事装备落后,英国武器先进   ④中国闭关自守,英国已在东方建立起殖民体系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
2021-01-01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欧亚国际双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1793年,马嘎尔尼来到避暑山庄万树园。清朝官员称英国使团为“贡使”,并将英王的国书翻译成了“吁请天恩”般的文字。实际上英王“吁请”的是
A.开埠通商B.鸦片合法C.开设工厂D.割占香港岛
2020-12-1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必修)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清代前期的196年中,海禁不过39年,其余157年的海外贸易基本上是开放的。……规定海外贸易在些时最大的港口广州进行,本身就是一种开放,而在南洋地区的欧洲殖民地国家,中国商人均不受“只许在广东收泊贸易”的限制。

——黄启臣《清代前期海外贸易的发展》《历史研究》1985年第4

材料二   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府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又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人民片板下海,实打“闭夫锁国”政策。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二》人民教育出版社


关于清朝“鸦片战争前”的对外政策,你认同材料一、二的哪一观点?请依据材料或所学知识说明理由(仅列出观点,不说明理由不得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代有诗云:“眼看时事息肩难,欲挽颓波酌猛宽。集议休教同筑室,领军何必竟登坛。苍生果自防枭毒,丹笔奚劳触豸冠。凭仗儒宗主风教,请纡筹策逮粗官。”文中“苍生果自防枭毒”是指
A.邓世昌黄海战役殉国B.林则徐虎门销毁鸦片
C.刘铭传英勇抗击英军D.徐继畬撰成《瀛寰志略》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1~1842年的远征军在1841年8月21日由香港出发,首先占领厦门,然后占领了舟山岛,把这个岛作为他们以后军事行动的军事基地。这种军事行动的目的,在于侵入中部大河长江,并溯江而上,直达离江口约200英里的南京城。

——据【德】恩格斯《英人对华的新远征》

材料二   历史的脚步,告诉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者,在抵抗外国侵略的这一基本要求下,必须有了解世界、学习西方的眼光和心思,把外国的好东西作为改造中国的借鉴。

——据陈旭麓《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材料一中英国的“远征”是哪次侵华战争?指出其根本目的。
(2)概括说明19世纪先进的中国人在“学习西方”基础上进行了哪些重大实践活动。
7 . 1817~1833年中国对英国贸易数据统计表(单位:银两) 
年度 进口额 出口额
1817~1819 7 646 777 8 060 271
1820~1824 6 525 201 9 816 066
1825~1829 7 591 390 10 215 565
1830~1833 7 335 023 9 950 286

上表可以说明(  )
A.中国贸易顺差数额逐渐缩小B.传统自然经济具有封闭性
C.闭关锁国政策已经名存实亡D.中国较英国经济优势明显
8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有可能认为
A.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B.侵略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
C.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D.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2020-05-12更新 | 978次组卷 | 114卷引用:2014届江西省奉新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9 . 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指:
A.积极发展农业经济B.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C.中国的闭关锁国D.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10 . “竹枪一支,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炮声震地,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幅19世纪的对联反映了
A.鸦片战争的灾难B.吸食鸦片危害无穷
C.洋枪洋炮的危害D.科技产生巨大威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