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背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百年风雨欲摧城,……民贫邦弱雨风盈。虎门烟起风兼雨,……,腥风血雨《约》南京”。造成中国近代这一惨状的侵略者是(     
A.英国军队B.英法联军C.八国联军D.日本军队
2023-07-10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840年8月递交到英国国会两院的请愿书表明:1839年9月至1840年5月之间,伦敦东印度协会,伦敦、格拉斯哥、里兹、利物浦、不来本及不列斯脱各地的商会都一致敦促政府对中国“作出强硬而有力的行动”。这一材料的史料价值在于(     
A.证明英国政府极力为发动战争寻找借口
B.为揭示战争的目的和性质提供史实佐证
C.表明民间力量在推动战争方面作用突出
D.说明商业资产阶级为推动战争制造舆论
3 . 1833年,英国对华茶征收96%至100%的进口税,1834年提高到100%至300%,到1840年时,英国对华征收关税种类增长到1146项。英国的这些举动旨在(     
A.推行贸易自由政策B.巩固对华贸易的顺差地位
C.逼迫中国开关通商D.扭转对华贸易的不利局面
4 . 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在讨论鸦片战争时,追溯了19世纪前半期涉及中英关系的两件事情:一是1816年英国使臣因为不愿行三拜九叩的大礼而被清朝皇帝拒绝接见;二是1834年两广总督因为信函的礼仪问题而拒绝接收英国商务监督律劳卑的公文。丁韪良这些言论(       
A.抨击了英国侵华蓄谋已久的真相B.认为清政府应承担战争的责任
C.揭露了清朝统治阶级的狂妄自大D.旨在抨击清朝专制体制的腐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英国人马尔丁说:“鸦片贩卖者腐化了、降低了和毁坏了不幸福的人底精神生活,而且还毒杀了他们的身体。鸦片贩卖者时时刻刻向贪欲无厌的吃人神贡献新的牺牲品,而充当凶手的英国人和服毒自杀的华人,就彼此竞争,向吃人神的祭台上贡献牺牲品。”这段史料无法论证(     
A.鸦片贸易的非正义性B.虎门销烟的必要性
C.鸦片对国人的危害性D.鸦片战争的必然性
2022-12-23更新 | 144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民族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833年英国第一任驻华商务总监督约翰·律劳卑前往中国,他的主要使命是设法将英国商业扩展到广州以外的其他地区。这说明,英国对中国政策的主要目标是(     
A.获取战争赔款B.打开中国市场C.割占中国领土D.控制中国海关
2022-12-04更新 | 718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线上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鸦片战争前,清朝只有广州一处海关。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陆续在福州、上海、九江、南京、张家口、伊犁、蒙自(云南)亚东(西藏)等地设立海关共82个,其中69个是根据条约要求,13个是自设,分布遍布沿海、沿江和沿边。海关的设立适应了
A.列强侵略扩张的要求B.近代经济格局的变化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中外经济联系的需要
8 . “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英国频频来到中国进行试探,但苦于找不到有效的办法打开中国的大门,走私鸦片便成为一种非法的手段。”当时的英国急于打开中国的大门主要是为了
A.争取实现外交平等B.拓展海外殖民地
C.实现鸦片贸易合法化D.扩大海外市场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鸦片战争,中西方学者有着不同的称谓。这反映出各自文化阵营关于此次战争目的的看法差异,中国学者一般将此次战争称为“鸦片战争”,认为是反对走私的正义护国战争;而一些西方学者则将其称为商业战争,认为是为了打破贸易不公的局面。费正清就曾经提到: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因为中国没有以平等的状态参与到国际交往中,而英国却以武力打破了这一现状。

材料二   回顾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史,清末的鸦片战争成了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中国传统文化以单向度的输出为主要交流模式。这个特点持续的时间长、稳定性高。然而,鸦片战争之后产生了颠覆性的变化,随之而来的西方文化劲风急吹,使得中西文化产生了巨大的碰撞与冲击,因此形成了中西文化的角力,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更新提供了契机。在鸦片战争之后,魏源和林则徐提出“开眼看世界”,中西文化的交融不再是知识技术上的传导,而是出现了“中体西用”的理论。它反映了在西方文化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文化的接受程度日渐转变。

——以上材料摘编自吴雅思《中西方文化的角力与更新:以鸦片战争为切入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西方学者对鸦片战争目的的不同看法,并指出鸦片战争的实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后至19世纪末中西方文化角力与更新的过程,并分析其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