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背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鸦片战争前,英国本土报刊《泰晤士报》对中英鸦片贸易的报道常常呈现出“愚昧”与“知识”、“无序”与“法制”的二元对立,在此过程中,英国常被赋予“文明”“现代”的标签,而中国官方和民间几乎处于“失语”的状态。由此可见(       
A.社会舆论左右英国对华政策B.中国将面临英国更多的挑衅
C.工业文明比农业文明更先进D.清廷意图和平解决中英争端
2022-04-24更新 | 697次组卷 | 9卷引用:四川省雅安神州天立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王韬在《漫游随录》中记下了自己在英国伦敦杜莎夫人蜡像馆中见到“林则徐”的情景:甫入门,即见有华人男女各一,侍立门侧,若司阍然。男则衣冠翎顶,女则盛服朝群。余惊询何人,以林文忠公对。盖禁烟启衅,虽始自林,而因此得通商五口,皆其功也,故立像以纪其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英双方一致认可禁烟运动B.林则徐的爱国精神受人尊重
C.蜡像的真实意图极易被掩盖D.英国舆论对林具有公正议论
2021-12-18更新 | 29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南昌知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重商主义原则极大地助长了英国人增强海洋霸权的欲望和信心,加快了构建重商帝国的步伐。英国先后于1651年和1660年两次颁布《航海条例》,使得英国确立重商主义理念,对外贸易得到发展,海上实力逐步增强。英国对荷战争的最初目标是打击荷兰的海外贸易,但是战争的结果却使它逐渐赢得了大西洋、波罗的海、地中海和加勒比海的制海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资本主义工业得到迅速发展,使其能在对外贸易中立于不败之地。庞大的海外殖民地和海外市场为英国工业经济实力增强奠定了基础,进而为其增加军费投入、提升军备水平、发展具有全球辐射能力的海军舰队提供了充足保障,便于英国掌握最大限度的制海权。在此助推下,英国海洋实力大为增强,其主导的国际秩序逐步确立。

——摘编自张景全、吴昊《海洋话语与国际秩序转变》

材料二   鸦片战争前后,国内有识之士编译出版的一些著作已经开始涉及海防问题。但译著整体还停留在“编译”阶段,即将西方国家的报刊著作进行摘录、改编和翻译。译员主要是来华西方传教士、中国官员以及幕僚,阅读群体也限于政府及军事机构的主要决策人和部分知识分子。当时还没有专门的海防著作翻译出版,覆盖面和影响力都比较有限。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清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天津机器局、江南水师学堂等官办机构事实上成为了中国最早的军事研究机构,他们延揽中外人才,筛选有代表性和实用性的西方海防著作进行译介,服务于清政府海防建设的需要。1886年起,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等机构翻译出版了《英国水师考》《法国水师考》《美国水师考》《德国海军条议》和《俄国水师考》等多部重要著作,使得国人对于世界海军发展的主要动向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摘编自张瑞嵘、龙心刚《海洋强国梦的先声:晚清西方海防著作译介研究》


(1)据材料一,概括近代英国逐步掌握海洋话语权的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海防著作译介”发展的表现。
(3)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英国逐步掌握海洋话语权”与“晚清西方海防著作译介”的关系。
2021-06-01更新 | 338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7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鸦片战争爆发时,一些官员已经意识到“天朝”将不敌岛夷,但是“天朝”的固有思维容不得他们有更多的思考。即使是对事实稍有认识的人也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是直言不讳,还是装作毫不知情。选择了前者的人往往会被当作“汉奸”来处理。这反映出当时
A.英国战舰与火炮的强大B.剿夷是当时的主流思想
C.清王朝意识形态的落后D.清军装备落后军纪涣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邪片战争期间,道光帝认为林则徐禁烟、鸦片被焚和停止贸易是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因此,只要惩办林则徐、恢复贸易,中英关系就会自然恢复到战前状态。这表明道光帝
A.做出结束战争正确决策B.仍然缺乏国家主权意识
C.逐渐接受近代外交原则D.尚未认清中英冲突实质
2021-05-10更新 | 365次组卷 | 7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