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背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下表1为1765-1789年间英国对华贸易额变化表,表2为清朝乾隆时期国库岁入额变化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年份输入中国之贸易额自中国输出之贸易额
1765-176911929153190619
1770-177414664662119058
1775-177912414711968771
1780-178413019312083346
1785-178936217635491508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2

年份岁入
乾隆二十八年(176347 063 611
乾隆二十九年(176454 273 814
乾隆三十年(176560 336 375
乾隆三十四年(176976 222 877
乾隆三十六年(177178 940 001

——史志宏《清代户部银库收支与库存统计》

注:上两表中的贸易额及岁入单位均为“银两”


根据材料,指出英国急于开拓中国市场的背景,并说明清朝拒绝进一步与英国通商往来的可能原因。
2021-01-01更新 | 14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有可能认为
A.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B.侵略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
C.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D.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2020-05-12更新 | 977次组卷 | 114卷引用:2015届江苏苏州市高三上期期末调研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

——1838年鸿胪寺卿黄爵滋奏表《严塞漏厄以培国本折》

材料二: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海内惊惶,乱民蠢动……瓜分豆剖,渐露机芽。……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

——以上——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三:1958年8月,国家计委提出了“二五”计划意见书。意见书中规定“二五”所要达到的主要指标是:“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53%左右;农业总产值30%左右。”


问题:
(1)黄爵滋所说的“病国之忧”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解决这一问题的做法及其产生的后果。
(2)据材料二,清政府面临什么样的时局?请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政府挽救危局的做法。
(3)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二五”计划意见书出台的历史背景并评价。
4 . 西方人眼里中国

自地理大发现以来到19世纪末,中国真可谓是沧海桑田。中国人深受西方人的尊敬和仰视,而到19世纪后西方人对中国由仰视到蔑视,这变化是何等的巨大,又是何等的悲哀!

材料一   18世纪初期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国印象


巨人中国

图片说明:《巨人中国》是18世纪初期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国印象,身著清朝服饰的中国巨人手牵欧洲武士,上面的英文“Judge”意为主宰者。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以后,对中国的崇拜热潮消沉下去。到了19世纪末,亚瑟·亨·史密斯写作了《中国人的性格》时,含有贬义的“中国佬”一词已根植于西方人的语言之中,“中国人”这一恰当的词却被排除在外。


问题
(1)结合清朝前期的政治、经济等状况,分析18世纪初西方人把中国称为“巨人中国”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哪些政治现象?促使西方人对中国由“巨人中国”到“中国佬”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关于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是,关于这场战争的认识与反思却从未停止。下面是不同人物对清王朝在这场战争中失败原因的认识。

材料1、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中说:“一个……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材料2、当时的浙江巡抚刘韵珂在定海、镇海失陷时,向皇帝报告说:“盖其炮火器械,无不猛烈精巧,为中国所必不能及……其众皆以必死为期,……而财力充裕,无一处不勾结汉奸,无一汉奸不得其重贿,……此其所以逞凶肆逆,各省不能取胜之实情也”。

——《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

材料3、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是这样阐释战争结局的原因的:“在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严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

材料4、戴逸在《中国近代史通鉴》中引证了魏源对这场战争的认识:“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惨败,……主要是……许多清朝的将帅‘非苟且即虚骄’,军队缺乏训练,纪律不整,‘以此无虑无谋之兵,即尽得夷炮夷艘,遽可大洋角逐乎?’”

材料5、郭廷以在《近代中国史纲》中提到:“清廷并无一贯态度,战和不常,根本所在,为既不知己,又不知彼。开始虽无心启衅,终于步入战争。定海失陷。京畿危殆,转趋于和。因有所不甘,复行进攻。进攻失败,被迫屈服。”问题


(1)请简要叙述19世纪初,中英两国的社会状况。
(2)扼要概述材料2的言辞含义。
(3)运用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综合评述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2020-02-1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普陀区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历史试题
6 . 19世纪初,不法英商开始寻找对华走私渠道。马克思曾指出,它使“当局、海关人员和所有官员都被英国人弄得道德堕落”,从而使“中国海关所颁布的严格禁令,结果都毫不起作用”。如以此作为撰写论文的素材,下列最贴切的论题是
A.片面最惠国待遇之我见B.试析《南京条约》严重危害
C.鸦片贸易对中国的危害D.中国鸦片战争失败原因初探
7 . 郭卫东在《转折:以早期中英关系和〈南京条约〉为考察中心》一书中写道“鸦片战争之前,中西交往历史的主要内容不是殖民史,不是鸦片入华史,也不是文化交流史,而是贸易的历史,是物质上互通有无的历史。鸦片战争的发生固然是由于综合因素导致,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经济上的原因。在于茶叶、在于白银、在于鸦片等等……”,下列能正确反映作者关于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是
A.英国的殖民侵略引起中国人民的反抗
B.中国控制茶叶的出口最终导致战争爆发
C.英国为了维护民主政治制度
D.因中英经济贸易上的利益冲突所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