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鸦片战争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革命与建设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基本命题。革命的发生决不是革命领导者呼风唤雨的结果,须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迫急的现实条件和复杂的国内外环境。革命本身当然不应是革命者的追求目标,革命的动机也不能从革命本身获得真正的诠释。革命虽然是战胜堕落、邪恶、压迫和侵略的迫不得已的正义武力反抗,但它并不仅仅为了这个神圣的过程——为了革命而革命,而是更为重要的历史使命——是为了开辟人类的新生活——“建设”,这正是孙中山和毛泽东所特别强调的。

——摘编自王先明《革命与建设:20世纪中国的时代命题与历史主线》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任意一点或整体),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 . 马克思在对近代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上始终站在世界历史理论视野上,将中国经济纳入到世界经济大体系中进行整体性考察,科学客观地分析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的双向互动、发展趋势等问题。这侧面反映了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B.近代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较大
C.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马克思对近代中国的理性分析
2022-05-12更新 | 278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南京条约》签订后,美国人和法国人接踵而至,要求签订同样的条约。清政府觉得获取美国与法国的善意,将会在日后保护中国免遭三国串通一气之苦,或许还能得他们之助抵御进一步的外来侵犯,于是决定答应美国和法国的签约要求。此举表明清政府(     
A.沿袭传统外交策略以维护权益B.愚昧腐败对国际局势一无所知
C.利用英法美三国矛盾抵御外侮D.已完全屈从于外国侵略者要求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时“广州地当要会,俗号殷繁,交易之徒,素所奔凑”,对外贸易空前活跃。西域商人……大多在广州碇泊,西方的香料、象牙、玳瑁等在广州集散,内地所产丝绸、纸张、瓷器等也通过广州源源不断地运往世界各地。“外国之货日至,珠香象犀玳瑁奇物溢于中国,不可胜用”,每日到达广州的外国商船有10余艘。

——摘编自《中国大通史》

材料二   具有近代意义的口岸开放始于《南京条约》签订之后的五口通商。以上海为首的首批口岸的示范效应很快得到扩散。随着其他条约的陆续订立,中国开放口岸不断增加,从而促进了口岸城市的发展和晚清近代化的进程。到19世纪末,中国开埠制度出现了关键性转变,“自开商埠"成为清政府商务和涉外政策的一种。据统计,晚清时期开放口岸83处,依地域划分东北有26处,华北有6处,华中有5处,华东有10处,华南有20处,西南有7处,西北有9处。

——摘编自李玉《晚清政治经济史论》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时广州对外贸易空前活跃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时期口岸城市在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
2022-03-11更新 | 27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高考文科综合模拟演练卷( 全国乙卷)历史试题
5 . 清代前期政府想方设法破坏华侨社会,要么颁诏召回,要么要求各朝贡国押解华侨归国。1860年,清政府第一次从国际法理的立场关注华侨并对其生命和财产安全制定相关政策加以保护。据此分析,晚清政府侨民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晚清政府对大清子民的持续关爱B.朝贡外交已经被近代外交所取代
C.华侨经济实力足以弥补晚清财政D.受西方人权观念和国际法的影响
6 . 鸦片战争后,面对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一些知识分子往往把近代中国的“变局”与战国时代诸侯争霸的局面相提并论,中国已不再是天下的中心,而是世界上众多国家之一。这体现出,在西方列强的冲击下(     
A.传统的夷夏观念开始动摇B.中央集权制度遭到了削弱
C.传统大一统观念遭遇挑战D.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到增强
7 . 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A.中英战争B.鸦片战争C.通商战争D.夷匪犯境
2019-01-30更新 | 1580次组卷 | 84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上海卷)
8 . 下列对《19世纪40-50年代中国进口商品关税税额简表》信息解释正确的是(     

进口商品(部分)

关税税额(单位:两)

1843年前

1843年后

1858年

棉花/担

1.74

0.4

0.35

棉纱/担

2.41

1.0

0.70

布(本色)/匹

0.37

0.10

0.08

布(漂白)/匹

0.64—0.70

0.15

0.08

大呢/丈

1.24

0.15

0.12

A.中国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协定关税便利列强对华商品倾销
C.西方列强完全控制中国海关D.形成以中国为中心的白银贸易网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表1为鸦片战争后洋棉洋布在华销售情况记载。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洋棉洋布(     
记述出处
“今自夷人来厦开市,…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道光二十五年三月十七日镇闽将军兼管海关敬穆奏》(1845年)
“松(江)太(仓)利在棉花梭布,···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可纺,消减大半。”包世臣《答族子孟开书》(1846年)
“自西洋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广东)顺德县志》(1853年)
A.因价格低廉而行销中国B.阻碍民族工业发展壮大
C.因自然经济抵制而滞销D.在通商口岸及附近畅销
2023-01-11更新 | 243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2023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10 . 鸦片战争后,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学说虽然已经渐次传入中国,但在很长时间内,一般士大夫认真关心这种新学的很少,直到中法战争前,仍然是“满朝皆耻言西学,有谈者诋为汉奸,不耻士类”。这说明了(  )
A.进行思想变革的迫切性和艰巨性B.中法战争失败的直接原因
C.民族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D.学习西方的思潮还没出现
2023-03-02更新 | 276次组卷 | 2卷引用:中国近代史核心考点26两次鸦片战争-202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核心考点精炼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