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鸦片战争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革命前途重要的问题,毕竟不在对内而在对外。军人的威息,看似扰乱了中国好几十年,然这一班并无大略,至少是思想落伍,不识现代潮流的人,在今日的情势之下,复何能为?对外的难关,仍成为我们生死存亡的大问题。所以中国既处于今日之世界,非努力打退侵略的恶势力,决无可以自存之理。国民政府成立以来,努力于外交的改进。废除不平等条约,已定有办法。关税业已自主。取消领事裁判权,亦已有实行之期,租借地威海卫已交还。租界亦有交还的。然在今日情势之下,此等又都成为微末的问题。我们当前的大问题,若能得到解决,则这些都不成问题;在大问题还没解决之前,这些又都无从说起了。在经济上,我们非解除外力的压迫,更无生息的余地,资源虽富,怕我们更无余力可沾。在文化上,我们非解除外力的压迫,亦断无自由发展的余地。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观点并进行简要评析。(要求:对材料中的观点可以赞同、反对或另有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中国的通商口岸,起初多为列强强迫清政府所开,因此又被称为“条约口岸”,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王朝开始自开商埠,一种新型的通商口岸由此出现。

       由于通商口岸的作用与影响对于中国来说是“利害参半”,早期维新思想家和清统治阶层内部有一部分官员,一方面出于趋利避害的目的,另一方面借以杜绝列强增开更多条约口岸的要求,“隐杜觊觎,保全主权”“扩充利权,振兴实业”,提出将一些重要的商贸城市自行主动宣布开埠通商。甲午战后,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导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推动了清王朝自开商埠举措的实施。1898年4月,总理衙门上奏请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隶秦皇岛为通商口岸。同年8月,清廷颁发“广开口岸”上谕:“欧洲通例,凡通商口岸,各国均不得侵占……著沿江、沿海、沿边各将军督抚,迅就各省地方悉心筹度,如有形势扼要、商贾辐辏之区,可以推广口岸展拓商埠者……。惟须详定节目,不准划作租界,以均利益而保事权。”;1905年为抵御沙俄的渗透,全面开放东北。据统计,清末中国自开商埠36个。民国时期又主动开设22个,到1924年中国自开商埠达到52个之多。在近代中国主权已经大量丧失的情况下,自开商埠虽然不可能在方方面面都能做到自行控制和管理,但确实是一个划时代的重要决策,半封闭的中国国门终于由中国人自己打开。

                                                                                ——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自开商埠的原因
(2)与“约开商埠”相比,自开商埠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自开商埠带来的影响
3 . 下表为中国1843年前后关税税率变化情况,据此表明
货物单位1843年前的旧税率(%)1843年的新税率(%)
棉花24.195.56
棉纱13.385.56
头等白洋布936.95
二等白洋布536.95
本色洋布20.745.56
斜纹14.925.56

——《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A.清政府结束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B.标志着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4 . 在鸦片战争后的对外谈判中,清政府认为治外法权(英国人在中国只受英国法律约束)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协定关税可以省除争执,只一味觉得五口通商妨碍自身利益。这表明清政府
A.彻底屈服于列强的坚船利炮B.夜郎自大脱离世界发展大势
C.认为经济主权高于政治主权D.对国家主权的认知存在缺陷
2019-12-28更新 | 449次组卷 | 38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珠海二中、斗门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5 . 道光20年(1840年9月)科举考试时务策试题为:七省海郡、江浙源流、外洋备考、舟师御敌、团练乡勇、火攻制度、海道罗针、平海综要。这反映出当时科举制度
A.阻碍了传统教育的转型发展B.脱离了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C.追求社会人才需求的多元化D.出现关注现实谋求变革的意识
2019-12-21更新 | 284次组卷 | 30卷引用:广东省揭西县河婆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6 . 直到鸦片战争,清政府一直实行单口贸易政策,海关征税活动实质上具有一种经营性质,且可以讨价还价,实际征收的税额同海关监督汇往国库的数额没有直接联系。清政府海关征税的做法
A.便利了外国商品在华倾销
B.增强了国人关税主权意识
C.无法适应世界贸易的形势
D.旨在保护传统的自然经济
7 . 道光问参与《南京条约》谈判的耆英:“逆夷接仗之际,所带夷兵,何以能使有进无退?”耆英答曰:“英夷武官四十以内不娶妻室,兵丁亦然,是以无所顾瞻,临敌争先。”这反映了
A.道光帝认识到英国国力强盛
B.清朝官员囿于天朝上国观念
C.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D.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军力强盛
8 . 在1843年的虎门谈判中,英方要求中国对香港贸易自由化。中方为此发布告示:“若内地商民愿赴该岛(香港)买卖,即就近报明各海关,应照新例完纳货税,请领牌照,乃方准出口营生;若不请牌照辄往买卖者,查出以私贩及违禁下海论罪。”这表明清政府
A.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
B.厉行闭关锁国政策
C.同意实行“协定关税”
D.尝试维护国家权益
2018-12-28更新 | 701次组卷 | 24卷引用:【市级联考】广东省广州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调研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面“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1750—1880年)对比表”,对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国家\年份1750年(%)1800年(%)1830年(%)1860年(%)1880年(%)
英国1.94.39.599
美国0.10.82.47.214.7
中国838712.5

A.制度创新是各国工业发展的共同原因
B.独立战争促进了美国工业的迅猛发展
C.闭关锁国造成了中国工业的严重落后
D.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工业领跑世界
10 . 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点是
A.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B.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D.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2021-06-28更新 | 552次组卷 | 83卷引用:2014届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