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鸦片战争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1 道试题
1 . 1810年《大清律例》首个英译本在英国出版后,欧美人主要关注有关刑事的法律规定。鸦片战争后,欧美人开始关注有关民事关系的法律规定。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欧美(     
A.插手中国司法审判B.弱化了民族优越意识
C.淡化在华政治目的D.强化了西方在华功利
2 . 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获得领事裁判权。对此,清政府认为:“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最方便、最省事的办法。”据此可知清政府(     
A.囿于华夷之辩B.夷人制夷,因俗而治C.奉行妥协外交D.缺乏近代司法主权意识
2023-11-22更新 | 31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一   如何应对英军入侵?当时清朝内部实际存在两种态度:一种以军机大臣穆彰阿与琦善为代表,认为英军船坚炮利,清军不是对手,主张妥协(当时曰“抚”)了结;另一种以林则徐为代表,主张与侵略者作坚决斗争。当英军兵临天津海口时,身为直隶总督的琦善,心知天津防备薄弱,害怕承担失败责任,竭力主张妥协。英军军舰只有5艘,白河口又有拦江沙封堵,大型军舰无法驶入内河,而且秋冬将届,北方即将封冻,援军和运输船皆难于北上。因此,只得将计就计,同意南下。道光帝见英军退去,如释重负,赞扬琦善“片言只语,远胜十万之师”。对于林则徐和邓廷桢,则先是申斥,随后革职查办。

——摘编自章开沅、朱英《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二   战争的失败,琦善或须负一部分的责任,但是说他战前不设备,战中节节后退,不但与事实相反,且与人情相反。英人Davis甚至说琦善的军备已尽人事天时的可能。时人及以后的历史当然不信中国反不能与“岛夷”敌,他们说中国所以败全由宣宗(道光帝)罢免林则徐而用琦善。……实则林文忠(林则徐)的被罢是他的终身大幸事,而中国国运的大不幸。林不去,则必战,战则必败,败则他的声名或将与叶名琛相等。但林败则中国会速和,速和则损失可减少,是中国的维新或可提早二十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毫无革新运动,主要原因在时人不明失败的理由。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指出琦善主张妥协的理由,概括英军撤离天津的原因。
(2)材料二中“中国的维新”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林文忠的被罢是他的终身大幸事,而中国国运的大不幸”。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科学评价历史人物。
2023-11-11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鸦片战争后英国谢菲尔德的商人运来大批刀叉:准备卖给中国人当做餐具,结果陈列在商店多年无人问津;伦敦的商家运往中国一批钢琴,结果堆积在仓库里受潮变质。此类现象的出现说明(     
A.英国产品受到中国消费者抵制B.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英国对华商品输出存在盲目性D.中国对外开放市场的力度有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读鸦片战争前后上海、汉口两地行会类型构成表,如表反映出晚清时期(        
1840年前的构成1840—1911年的构成
总数同业者%同乡者%总数同业者%同乡者%
上海21157063071699723
汉口201050105071679446
(说明:表中“同业者”指因同种行业关系组成的行会;“同乡者”指因乡谊关系组成的行会)
A.工商业中近代化因素增长B.民族资产阶级已走向成熟
C.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加快D.列强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6 . 下列对《19世纪40-50年代中国进口商品关税税额简表》信息解释正确的是(     

进口商品(部分)

关税税额(单位:两)

1843年前

1843年后

1858年

棉花/担

1.74

0.4

0.35

棉纱/担

2.41

1.0

0.70

布(本色)/匹

0.37

0.10

0.08

布(漂白)/匹

0.64—0.70

0.15

0.08

大呢/丈

1.24

0.15

0.12

A.中国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协定关税便利列强对华商品倾销
C.西方列强完全控制中国海关D.形成以中国为中心的白银贸易网络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表所示为广州和上海对英进出口贸易总值(千美元)情况。据此可知(     
年份广州上海
1847年2530011000
1848年151007500
1849年1930010900
1853年1050017200
1855年650023300
A.中国近代工业在不断发展B.列强侵华改变了贸易格局
C.上海成为中国的贸易中心D.资本输出冲击了自然经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在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无战不败,败必偿款”的情况下,清朝的公文也“每每讳赔款为抚恤”。对此,列强纷纷诘问,往往最后不得已由主事官员公开道歉,才息事宁人。这反映了晚清外交(     
A.旨在息事宁人B.丧失独立自主地位
C.捍卫国家尊严D.坚持天朝上国思维
2023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9 . 鸦片战争后,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学说虽然已经渐次传入中国,但在很长时间内,一般士大夫认真关心这种新学的很少,直到中法战争前,仍然是“满朝皆耻言西学,有谈者诋为汉奸,不耻士类”。这说明了(  )
A.进行思想变革的迫切性和艰巨性B.中法战争失败的直接原因
C.民族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D.学习西方的思潮还没出现
2023-03-02更新 | 267次组卷 | 2卷引用:中国近代史核心考点26两次鸦片战争-202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核心考点精炼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政府在可以设司获利的港口设了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负责对舶船运来的诸国物货进行征税,叫做"抽解"。抽解商品分为粗、细两类。就抽解的比例来看,从北宋淳化二年到宋神宗熙宁初年,市舶司的抽分是下降的,从宋徽宗以来到南宋时国家财政恶化,市舶税率逐渐上升。

——摘编自杨文新《宋代市舶司研究》;王兴文《宋代市舶关税的抽解制度及其经济地位》等

材料二: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了协定关税制度。中英《天津条约》规定:英国对中国出口商品,缴纳5%的关税和2.5%的子口税。1861年总理衙门统辖海关,外籍税务司制度在中国确立并合法执行,协定关税和外籍税务司制度为晚清殖民贸易提供了便利。

——摘编自胡公启《晚清关税制度与对外贸易关系研究》

材料三: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的平均关税为52.9%,很长一段时期内一直维持高关税税率。改革开放以来,不断降低税率,但是到1992年,我国关税的算术平均税率仍然高达47.2%。1992年后,开始自主降低关税。1996年11月,APEC第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中国宣布:“将在2000年把关税总水平降低至15%左右”。2001年1月1日,中国关税降至15.3%。从2002年起,我国开始履行为加入WTO而承诺的关税降税义务,到2011年将关税总水平降至9.8%。

——摘编自杨瑞《新中国关税政策的变迁及其经济效益的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关税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说明晚清丧失关税主权的表现与危害。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新中国成立以来关税税率的变化进行分期,并指出变化的主要原因。
2023-03-01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百校联盟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年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