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鸦片战争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据统计,19世纪上半叶出国华工约为32万人,按年平均则为6400人。而从1850年到1875年这25年间,出国华工人数猛增到128万人,按年平均为51200人,比,上半叶的年平均增长8倍。这种变化反映了
A.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失败B.清政府的对外交往取得突破
C.清政府被迫卷入世界市场D.清朝的人口迅速增长且输出
2 . 下表所示为清末至民国时期人们对鸦片战争的认识。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时间认识
清末鸦片战争是中外交往中的一个普通事件
民国成立后鸦片战争的主要影响是导致鸦片泛滥,烟毒流于中国
1930年前后鸦片战争是帝国主义侵略之始,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A.历史研究有阶级性B.历史评价标准难有定论
C.历史认识有时代性D.文字史实主观色彩浓厚
2021-02-08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线上学习阶段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3 . 《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视之为“永保和平的万年和约”;1845年,上海道台宫慕久因害怕华洋杂居滋事,自愿把上海县黄浦江河滩上的一块不毛之地划给英国人当租界并签下《上海租地章程》。上述现象说明,清政府当时
A.缺乏近代国家主权观念B.能妥善化解华洋间矛盾
C.谙熟国际法及外交规则D.失去对地方官的控制力
2020-02-02更新 | 244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鸦片战争刚结束后,在如何处理清朝与英国关系这一问题上,两广总督耆英曾向道光帝上疏:“务求上持国体,下顺夷情, 通盘筹算,以为永绝祸根之计。”耆英的这一-外交理念
A.已具有较明确的近代外交意识B.为近代的屈辱外交埋下了祸根
C.仍未突破“天朝上国”的理念D.具备相当务实的近代外交特征
5 .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正确理解是
A.国家的一半是殖民地,另一半是封建社会
B.外国侵略势力的深入,使国家主权完全丧失
C.结束了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丧失了部分国家主权,既保留封建专制因素又受到资本主义的影响
6 . 近代以来,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苦苦探索民族复兴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1)列举史实说明鸦片战争是一次“灾难性的战争”。

材料二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2)依据材料二,分别说明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民权主义试图解决哪些问题?他是如何付诸实践的?

材料三   从l921年到201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波澜壮阔的90年。……这90年,中国相继实现了三大历史性转变。一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二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三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郑必坚《大变动大觉醒》


(3)写出与实现三大历史性转变相关的标志性事件。从这些历史性转变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7 . 鸦片战争后,“ 内地土产出口,外来洋货内销,取道粤北者日少,成千成万以挑运、护运及开 设旅店为业者,失了谋生之路。” 据统计湘粤间的肩获者,近十万人大多为会党。材料主要说明
A.鸦片战争激化了阶级矛盾B.人民抗英斗争激烈
C.农民运动动摇了封建统治D.中国开始了工业化的进程
2021-06-19更新 | 134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重大世界历史事件的两种观点,约公元500—1900年(节选)

欧洲中心论反欧洲中心论
600—1000年欧洲开创了中世纪的农业革命。公元前400—公元500年中国开创了诸多技术发明,促进了欧洲18、19世纪的农业革命。
约1000年意大利人开创了远距离贸易及早期资本主义,意大利成为全球主导力量。约800年意大利人加入了亚非主导的全球经济。东方全球化导致了“东方”“资源组合”的传播,从而促进了落后西方的发展。
1434年中国从世界退出留下的真空很快被优越的西方填补。1434—1800/1839年中国保持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和生产国的优越地位,能够抵御西方的侵入以及支配欧洲商人。
1700—1850英国工业化是内部的或自生变革的成功。1700—1850年“非欧洲世界”(特别是非洲)为英国的工业化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后者对其诸多资源的搜取和剥削。
19世纪20年代英国扭转了对中国的贸易赤字。19世纪20年代英国只是通过向中国推销鸦片才扭转了贸易赤字。
1839—1858鸦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以武力打开并挽救了中国落后的经济。约1850—1911年中国保持对世界贸易的开放,并在这一时期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

——(英)约翰·霍布森著、孙建党译:《西方文明的东方源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表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2021-04-15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近代历史上外国对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华洋商“个个都是大恶棍”,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外国政府“庇护”在华外国人所依据的是
A.永久居住权B.协定关税C.领事裁判权D.片面最惠国待遇
2020-12-26更新 | 211次组卷 | 35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理)试题
10 . 道光20年(1840年9月)科举考试时务策试题为:七省海郡、江浙源流、外洋备考、舟师御敌、团练乡勇、火攻制度、海道罗针、平海综要。这反映出当时科举制度
A.阻碍了传统教育的转型发展B.脱离了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C.追求社会人才需求的多元化D.出现关注现实谋求变革的意识
2019-12-21更新 | 284次组卷 | 30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