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政新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近代中国,既有中西文化交流,又有新陈制度代谢,文化变迁与制度兴革的关系就很有趣了。制度上的现代化与文化上的“西化”当时往往混在一起,而且后者有时还被看成是最为深刻的变化。毛泽东曾把洪秀全与康有为、孙中山并称为“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代表人物。

——摘编自秦晖《走出帝制——从晚清到民国的历史回望》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三次政治变革。与前两次政治变革相似,辛亥革命没有完成近代中国政治转型的任务,两次政治危机的爆发与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导致近代中国进入了十年军阀混战的时期,共和理想破灭。

——摘编自周泉《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政治变革的根本困境及启示》

材料三   民国成立后,共和制度名存实亡的残酷现实,又使人们认识到仅有制度的模仿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现状,于是,一场吸取西方文明,并把它当作武器,批判中国传统儒学,改造中国人“国民性”……运动发生了。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太平天国“向西方寻找真理”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辛亥革命没有完成近代中国政治转型的任务”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运动是哪一事件,并指出该事件的两大旗帜和两位代表人物。
2021-01-15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春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然而甚至在最初那些有希望的年代中都有迹象表明,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

——摘编自《剑桥中国晚清史》

材料二:《资政新篇》中指出:“兴车马之利,以利轻捷为妙。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兴器皿技艺。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他人仿造,罪而罚之。”“兴银行……或三四富民共请立,或一人请立,均无不可也。”“兴市镇公司,立官严正,以司工商水陆关税”。

材料三:辛亥革命以革命的方式解决了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文明选择问题,传统政治文明中的制度体系因此全面崩溃,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的政治文明开始从传统走向现代。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在所有制主张上的不同之处。并分析《资政新篇》无法实施的主要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传统政治文明中的制度体系因此全面崩溃”的具体表现。列举辛亥革命在现代政治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上取得的显著成就。

2020-12-0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大考文综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然而甚至在最初那些有希望的年代中都有迹象表明,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

——摘编自《剑桥中国晚清史》

材料二:《资政新篇》中指出:“兴车马之利,以利轻捷为妙。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兴器皿技艺。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他人仿造,罪而罚之。”“兴银行……或三四富民共请立,或一人请立,均无不可也。”“兴市镇公司,立官严正,以司工商水陆关税”。

材料三 辛亥革命以革命的方式解决了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文明选择问题,传统政治文明中的制度体系因此全面崩溃,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的政治文明开始从传统走向现代。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太平天国是怎样进行“社会革命”的。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资政新篇》无法实施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在所有制主张上的不同之处。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传统政治文明中的制度体系因此全面崩溃”的具体表现。列举辛亥革命在现代政治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上取得的显著成就。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它第一次闪烁着具有近代民主色彩的精神火花,是中国近代化的先声,在近代中国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

——学者对近代中国某一纲领的评论

材料二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总揽政务……民。

——摘编自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材料一是对太平天国时期某一政治纲领的评价,这个纲领是什么?为什么说“它第一次闪烁着具有近代民主色彩的精神火花”?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从中体现出哪些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法制”的基本认识。
2019-12-16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界首中学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将大笔军费和巨额赔款全部转嫁给劳动人民。由于五口通商,外国的工业产品涌进中国,排斥了中国传统的家庭副业和手工业,使东南沿海地区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失去生计。同时,地主加紧了对农民的盘剥,土地兼并更为严重。1846-1850年,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各省都遭到严重的水旱灾害,广大农民家破人亡,陷入绝境。经过积极的酝酿和准备,1850年春夏间,洪秀全发布金田“团营令”。1851月1日,洪秀全在金田宣布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

——摘编自李佩《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洪仁玕之所以抛却在香港作为教会中人的平静生活,冒死投效与清军血战正酣的太平军的行列,除了身为洪秀全族弟和心系攘夷大业的因素外,更为其拳拳报国之心所驱使,即试图在太平天国实施他的近代化方案,使中国也走上富强之路。

——摘编自夏春涛《洪仁环的思想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
(2)材料二中的“近代化方案”集中体现在哪部著作里?根据材料二概括洪仁环提出这一方案的目的。
2018-12-07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陕西省蓝田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把封闭古老的中国推上了近代的征程,从此揭开了中国近代的用之,因而在沉闷宁静的思想界掀起了阵阵波澜。作为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之——洪仁玕,为了巩固太平天国的领导政权,写下了政治巨著《资政新篇》,从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努力寻求拯救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的途径,为中国寻找民族独立和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摘编自《浅析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材料二   为保卫辛亥革命的政治成果,防止袁世凯上台后倒行逆施搞封建复辟,南京临时政府迫切希望制定一部国家根本法来规定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1912年3月8日,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通过《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明确规定人权“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并在第二章“人民”部分规定了广泛的权利就权力分立与制约原则而言,《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体制,试图建立一个议会制和责任内阁制的民主共和国。

——摘编自韩大元《辛亥革命与宪法学知识谱系的转型》


(1)拫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洪仁玕创作《资政新篇》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临时约法》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