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甲午中日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在甲午年的战场上,日本国内的记者、绘画师、照相师,甚至僧侣直接参与了这场战争的报道,向世界呈现日本人眼中的中日战争,证明日本遵守西方国际法并愿意接受西方文明,而中国是不遵守国际法的未文明开化的国家,其意图是
A.展示明治维新的重要成果B.加入八国联军侵华的计划
C.为“三国干涉还辽”正名D.证明其发动战争的合理性
2 . 下文所示为1896年春谭嗣同《有感》一诗。与此诗的写作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沧溟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A.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
D.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沦为了洋人的朝廷
3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于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1839-1842年的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地地道道用鸦片染成的战争,尽管根本问题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材料二


材料三


照片《何应钦(左)接受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的投降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费正清关于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观点,请谈谈你对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两次中日战争的不同结局及其原因。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两次中日战争的不同结局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启示?
4 . 1895年,李鸿章上书光绪帝:“深盼皇上振励于上,内外臣工齐心协力,及早变法求才,自强克敌,天下幸甚。”张之洞也认为:“不变其习不能变法,不变其法不能变器。”这反映出
A.清政府已经成为了“洋人的朝廷”B.地主阶级洋务派思想的新动向
C.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D.中国思想层面的变革呼之欲出
2021-11-09更新 | 18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全球通史》记载,西方列强维持着几支炮舰舰队,在从上海到重庆1500里长的、在横穿中国中心的长江中巡逻。实际上,英国海军中有位军官还拥有“长江海军少将”的头衔。该现象最早可能发生在
A.鸦片战争之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6 . 有学者论及近代某一侵华战争时说:“它是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巨大转折。它的结局给了中国人空前未有的强烈刺激,民族主义的崛起,民主精神的高涨,革命观念的逐步深入人心。”这场战争
A.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B.导致了洋务运动的推行
C.使列强侵华进入新阶段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2021-06-04更新 | 428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2021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2)历史试题
7 . 中华民族的反侵略斗争

注《抗建通俗画刊》是抗战时期重庆出版的刊物


恩格斯说:没有哪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观察如图,参考近代中日战争史实,试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对恩格斯的观点予以说明。(要求:紧扣论题,史实准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1-05-20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2021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8 . ……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藩属,再战而陪京戒严,三 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覆我海军。下列与此次战争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B.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快速发展
C.战后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主要手段D.战后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高涨
2021-05-17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4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清政府在某战争中的惨败彻底暴露了它的腐朽与虚弱,从此西方列强再也不把中国视为东亚“睡狮”,而把它视作可以任人宰割的猎物,并立即掀起了一片瓜分中国的叫嚣。这场“战争”
A.扭转了中外贸易逆差B.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C.导致了社会性质转变D.揭开了清末新政序幕
10 . 1882年,中国与朝鲜签订商约,强调“此次所订水陆贸易章程,系中国优待属邦之意”;1899年,中朝又签订了新的商约,规定“(双方)官员与本地方官交涉往来,俱用品级相当之礼”。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列强侵略增强了中朝经济联系B.甲午战争冲击了中国传统外交
C.中朝交往保留了旧有宗藩观念D.中日对抗推动了朝鲜民族独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