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甲午中日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 道试题
1 . 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屡屡遭受列强的侵略,抗击外来侵略、实现救亡图存成为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今以来,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中英《南京条约》(1842829日)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中日《马关条约》(1895417日)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两个条约分别与哪些战争有关?《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列强的侵略发生了什么变化?19世纪中期另外一件与南京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以来,重用宦官,偏听偏信,政治腐败、经济腐败加上吏治腐败,使国运发发可危。李鸿章奉命创建海军,建设国防力量,虽学习西方之经验,但只学其表皮,未触实质。而慈禧太后竟将海军之大量军费挪用,作为修建三海及颐和园之用款。……自光绪十五年至甲午中日战争六年间(1889年~1894年),竟然只舰未添。原来清政府的海军位居亚洲第一、世界前列,此时已被日本赶超……日本几乎所有主力舰船都已安装速射炮。

——罗援《甲午战争惨败的十大教训》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的原因。

材料三: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恍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唐文权、桑兵;《戴季陶集》


(3)请分别指出教材(课本)和材料三各是如何评价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的影响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性质。
2 . 1894年8月,英国杂志发表漫画(文明的胜利)(下图),头戴橄榄枝的西方人背靠机枪与火炮,优雅地观看东方两条龙的生死搏斗。这反映出
A.西方国家对世界和平的向往B.欧洲文明对东方文明的蔑视
C.欧洲国家对日本获胜的担忧D.工业革命推动世界文明进步
2022-01-05更新 | 337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专家联测卷(二)文综历史试题
3 . 没有统一的国防军和统一的领导机关,鸭绿江沿线数万清军,互不相属,互不支援,一两天时间,防线就为日军全面突破;旅顺是北洋海军基地,设防坚固,各守将互不统属,有将无帅,最后也被日军攻破。材料揭示了中国甲午战败的原因是
A.清朝军事体制落后B.军事将领拥兵自重
C.政府准备很不充分D.海军军备不如日本
2022-01-04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4 . 近代中国不断遭受侵略,下图展示了两幅近代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社会性质完全发生变化B.经济命脉被列强控制
C.领土主权不断遭到破坏D.民族危机的逐渐加深
2022-01-03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从前我国还只有被西方打败,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22-01-01更新 | 250次组卷 | 76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某次战争爆发前,英国人赫德认为:“李鸿章的舰队、要塞、枪炮和人力虽然曾经吹嘘得很厉害,但已证明都远非一般所期待的那样。”“(敌方)料将勇猛进攻,它有成功的可能。中国只要它能经得住失败,就可以慢慢利用其持久力量和人数上的优势转移局面”。由此可见,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21-12-17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东辰国际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二)历史试题
7 . 甲午战争前,日本发动舆论攻势诱导西方媒体,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材料反映了
A.舆论宣传能左右战争进程B.舆论宣传能掩盖事实真相
C.清政府昏庸腐败不作战备D.西方媒体鼓动推翻清王朝
2021-12-12更新 | 192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遂宁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8 . 19世纪70年代,中日两国就朝鲜问题展开论争,日本驻华公使森有礼与李鸿章对答记录节选如下:

综合两则对答可知
A.宗藩关系之争是甲午战争的诱因B.清廷运用条约体系维护宗藩关系
C.日本运用万国公法挑战朝贡体系D.中日冲突的实质是观念对立
2021-12-11更新 | 325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下图漫画所示的现象,与之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
2021-12-08更新 | 155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宁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观察下图,图中事件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D.抗日战争期间
2021-12-05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