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义和团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3 道试题
1 . 义和团涌入北京城后,到处设坛,高悬“奉旨义和团练”“助清灭洋,替天行道”的旗帜,上至王公卿相,下及倡优隶卒,纷纷祈愿,如癫如狂。这表明
A.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B.义和团兴起的原因是清政府的招抚
C.义和团带有明显的封建遗留D.义和团违背了全球化的时代潮流
2 . 经过:义和团提出“________”的口号进行反洋斗争,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评价:义和团运动具有强烈的________倾向,也存在明显的________行为,由于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义和团运动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但他所提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________,使外国列强认识到瓜分实属下策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1900年6月,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上海道员余联沅等人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保护东南章程九款”。下表是章程的部分内容,该章程的出台反映出
条款内容
1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全中外商民人命产业为主
3长江及苏杭内地各国商民教士产业,均归南洋大臣刘、两湖督宪张,允认真切实保护,并移知各省督抚严饬各该文武官员一体认真保护,现已出示,禁止谣言,严拿匪徒
9凡租界内一切设法防护之事,均须安静办理,切勿张皇以摇人心

A.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B.地方督抚势力的高涨
C.清朝地方官员不谙时务D.南北之间权力的对峙
2021-08-27更新 | 24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后培优练(统编版)-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4 . 《庚子记事》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洋人进京四十年,气数已尽,天意该绝,故天遣诸神下界,借附团民之体,烧尽洋楼使馆,灭尽洋人教民,以兴清朝。”当时与这段文字意思相同的斗争口号是
A.驱除鞑虏B.扶清灭洋
C.平均地权D.自强求富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晚清刑部侍郎左绍佐(1846-1928)在一封信中自述:“佐生五十有四年,目睹洋务之坏,幽忧愤郁,以迄今日。幸得逢圣武天断,为匹夫匹妇复仇,豁然如沉疴之得苏也,此本朝臣子吐气之时,千载一遇。”该观点
A.反映了士大夫对洋务运动的反思和批判
B.倡导了爱国进步思想
C.宣泄了对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不满
D.体现了抵御外侮与“天朝上国”观念的结合
6 . 以下是19世纪末,历任山东巡抚对待义和团及外国人的态度,由此可见
A.民教矛盾已经成为当时主要矛盾B.清末中央集权受到地方督抚挑战
C.天朝上国心态依然占据思想主流D.地方官员袒教抑民加剧中外矛盾
2021-07-09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上谕》(1901年2月14日):“本年夏间,拳匪构乱,开衅友邦。朕奉慈驾西巡,京师云扰。送命庆亲王奕助、大学士李鸿章作为全权大臣,便宜行事,与各国使臣止兵议款。昨据奕助等电呈各国和议十二条大纲,业已照允。仍电饬该全权大臣将详细节目细心酌核,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则《上谕》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①义和团运动的发展 ②《辛丑条约》已签订
③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④清政府丧权辱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八国联军登陆前夕,东南各省督抚收到了朝廷密旨,密旨上说:“沿江沿海各省,彼族觊觎已久,尤关紧要。若再迟疑观望,坐误事机,大局何堪设想?各督抚互相劝勉,联络一气,共挽危局”。这一密旨
A.反映了清廷动员东南各省参战的决心B.某种程度上为后来的“东南联合互保”授权
C.说明清廷对当前局势有清醒认识D.实质上号召东南清军与义和团联合作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孙中山指出:“庚子、辛丑以后,中国人的脾气,被帝国主义者认识清楚了些。知道一味的强硬手段,还不济事;必须用些柔和方法,才能将爱和平讲礼貌的中国人压服得住。”促使帝国主义者对华策略改变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国民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在近代中国,任何一次中外冲突都会导致新的不平等条约签订,义和团运动也不例外。义和团运动被镇压之后,清政府与十一国列强签订《辛丑条约》等条约;与此同时,由于义和团运动表现出强烈的反抗精神,列强又不得不吸取教训,对某些条约特权采取谨慎态度,如在传教特权、领事裁判权等方面做出让步。对材料解读最正确的是(   
A.义和团运动加快列强侵华B.义和团运动制约主权丧失
C.义和团运动具有双重影响D.义和团运动启迪民族意识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