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义和团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9 道试题
1 . 义和团的基层组织是坛口,各坛口都供奉牌位,全是他们信仰的“神灵”和敬仰的人物,如玉皇大帝、张飞、刘备等,各坛口人数不一,少则数十人,多则几百人。各坛口始终处于分散作战的状态,其活动范围、人数、名称都不固定。上述情况表明义和团
A.具有迷信落后的一面B.具有盲目排外的局限性
C.把矛盾指向帝国主义D.形成了统一的领导机构
2021-06-28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八国联军登陆前夕,东南各省督抚收到了朝廷密旨,密旨上说:“沿江沿海各省,彼族觊觎已久,尤关紧要。若再迟疑观望,坐误事机,大局何堪设想?各督抚互相劝勉,联络一气,共挽危局”。这一密旨
A.反映了清廷动员东南各省参战的决心B.某种程度上为后来的“东南联合互保”授权
C.说明清廷对当前局势有清醒认识D.实质上号召东南清军与义和团联合作战
3 . 蔡元培在1916年说“满洲政府,自慈禧太后下,因仇视新法之故,而仇视外人,遂有义和团之役,可谓顽固矣。”在此蔡元培认为,义和团运动
A.与现代潮流相悖B.主要由民族矛盾引起
C.是维新变法的继续D.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2021-05-29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四校2020-2021学年高二5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保护中原、驱逐洋寇,扶清灭洋、替天行道,出力于国家而安于社稷,佑民于农夫而护村坊”,其提出根本原因是
A.八国联军侵华带来了中国社会危机B.甲午中日战争带来了中国社会危机
C.列强瓜分中国,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D.清政府腐败无能
2021-05-27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近代中国,任何一次中外冲突都会导致新的不平等条约签订,义和团运动也不例外。义和团运动被镇压之后,清政府与十一国列强签订《辛丑条约》等条约;与此同时,由于义和团运动表现出强烈的反抗精神,列强又不得不吸取教训,对某些条约特权采取谨慎态度,如在传教特权、领事裁判权等方面做出让步。对材料解读最正确的是(   
A.义和团运动加快列强侵华B.义和团运动制约主权丧失
C.义和团运动具有双重影响D.义和团运动启迪民族意识
6 .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实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是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义和团运动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B.义和团运动避免了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瓜分
C.“扶清灭洋”口号反映了农民的朴素爱国情怀
D.农民阶级的爱国行为赢得了国际社会高度赞扬
2021-05-0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化变数具体内容
文化扩张这是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的作用。一个很重要的文化做为初生事物,可以对旁边其他文化造成影响。两个不同的文化接触时,相互的交流也造成彼此质的改变。
文化抵拒这是外来文化进入另一种文化,就等于一种病原体或是一种生物体进入另一种生物体之内,必定会产生抗拒或排斥的现象。这种现象,往往成为一种动力。这种力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大致上是差异越大,抵拒性就越强,但所造成的适应,也往往最具有创造性。
文化的同质与异质这是指文化内部是否具有差异性,在具有区域性、阶级性、时代性等差异的异质文化中,较能产生多彩多姿的活力激荡。它比缺乏这种差异性的同质文化,会有更强大的活力。

——摘编自许倬云《历史的分光镜》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8 . “屠外使,火教堂,毁公署,拆铁道,动天下之兵,寒列强之胆;……首都破,国主西狩,然亦雅不欲罢。”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①太平天国运动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义和团运动   ④八国联军侵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孙中山提到:“庚子、辛丑以后,中国人的脾气,被帝国主义者认识清楚了些。知道一味的强硬手段还不济事;必须用些柔和方法,才能将爱和平讲礼貌的中国人压服得住。”让帝国主义者“认识清楚了些”的主要原因是
A.《辛丑条约》的签订B.代理人统治的实现
C.义和团运动的影响D.清末“新政”的实施
10 . 《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铁路设施大大破坏了传统的运输体系。两条老的南北干线——大运河和从汉口到北京的陆路——在与铁路的竞争中失败,成千上万的船夫、车夫、客栈店主和商人失业。随着南来的贡米运输在1900年变成现金支付,大运河差不多就成为明曰黄花。这种现象
A.体现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B.推动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C.揭示了义和团盲目排外的深层原因D.表明了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