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仍秉持传统宗藩外交理念,以理藩院、四译馆等非专门外交机构管理外交事务,出现了诸多尴尬。两次鸦片战争战败让朝野上下开始重新认识西方,甚至有人主动与西方外交“接轨”。因传统规制被打破,以前看似简单的外交事务变得日益繁杂。在列强的要求下,1861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设立。中国在主动兼被动、学习与斗争中,迈出了外交近代化的重要一步。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被迫签订,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有能力的司员就有了可循上升的路径,翻译官可升本部主事,保证了外语人才可长久地服务于外交事务,并在外交上形成了一整套的制度和规范。

——改编自李书纬《晚清外交七十年》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外交近代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外交近代化的意义。
2024-05-1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大数据学考大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清政府一面要求东南督抚遵守对列强宣战的上谕,“勿再迟疑观望,迅速筹兵筹响,力保疆土”; 一面又表示对其宣战是出于“万不得已的苦衷”,并敦促他们“各尽其职之所当为,相机审势”。这反映出清政府(     
A.反侵略斗争的策略灵活B.面临严重中央集权危机
C.对战争正义性存在疑虑D.将外交权力下放到地方
3 . 下图是1900年6月13日刊登在英国某杂志上的一幅漫画。画面中,中国龙戴着一副拳击手套,俄罗斯熊对英国狮子说:“你在其他地方有这么多事情要做,我来处理这个捣乱的派对。”英国狮子则回答:“哦,谢谢!但我无论如何也不会让你和他独处!”这反映了(     
A.列强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B.中国陷入半殖民的深渊
C.列强瓜分中国时存在利益纷争D.列强侵华方式发生转变
2024-01-10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林芝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如图所示为1900年8月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兵力构成的情况。据此推测,八国联军10天内攻陷北京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集团仓惶出逃B.晚清统治极端腐朽
C.国人民族意识淡薄D.八国联军组织严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时期对文书传发、保管的各个环节都有严密的法令规定。官署都有专门吏员收发登录文书,并按法令规定对文书建立副本存档、待查,像“兰台令第卅三”就是收发簿上的编号。秦之“书府”、汉之“石渠阁”都是重要的档案馆。这些档案传承着历朝的典章制度和政治经验,《论衡·别通》记载:“萧何(西汉丞相)入秦,收拾文书。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古罗马时期,罗马法规定只有具有法人地位的个人和机构才有权力建立档案馆。当时由专门的司书和档案员负责整理保管,对档案分类登记、编订册号、张号和目录。很多档案被收录进入城市法典之中,官员经常利用档案审理案件,或者利用国家收支账目档案处理财政问题。档案工作者被誉为“城市的卫士”。

——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及《中国大百科全书》等

材料二 《北京条约》签订之后,咸丰帝仍拒绝英法公使向其进递国书(国家间往来或共同议定的文书;在近代也指一国派遣或召回大使、公使时,由国家元首署名的递交给所驻国元首的文书),其谕旨曰:“此次夷务步步不得手,至令夷酋面见朕弟,已属不成事体。若复任其肆行无忌,我大清尚有人耶!"

1901年,《辛丑条约》的附件十九中规定:外国使臣递交国书时,清帝须派高于王公规格的轿子往来使馆迎送,同时派军队保护;清帝款宴各国使臣应在皇宫大殿内举行。1902年,光绪皇帝按规定程序接受了各国使节递交的国书。

材料三 美国总统发表国情咨文的传统可追溯到1790年。那一年华盛顿按宪法要求发表了当时被称作“年度咨文”的报告。宪法第二条第三节规定,总统"应不时向国会报告国情,并将他认为必要和适宜的议案提交国会审议”。华盛顿及其继任约翰·亚当斯是按照独立前在英国国王统治时期的方式,通过盛大隆重的礼仪亲自发表国情咨文演说。但是,第三任总统杰斐逊感到这种过分的排场与新生的民主共和国极不相称。他讥讽地称这种做法为“御座上的演说”,并以呈送书面咨文的形式取代亲自演说。

——《美国总统发表国情咨文的历史由来》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与古罗马在文书档案管理上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指出清王朝外交出现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国国情咨文制度的发展如何体现了民主精神。
2023-05-30更新 | 16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3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三)历史试题
6 . 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京师八旗各营中仅神机营和虎神营两营有战斗力,十几万八旗军的主要驻地也在京师,各地的八旗军因为人数少,仅能防守个别军事要地,驻守地方的重要任务便落在了汉人组成的绿营兵身上。这反映出(     
A.军队腐败现象日益严重B.清军战斗力得到了提升
C.京师防御能力得到加强D.晚清政治结构发生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对英法等国宣战,下令各省督抚召集义民,调兵北上援京共同灭洋。然而当时李鸿章率先电奏朝廷,称此为“乱命”,“粤不奉诏”。受其影响,多数地方督抚也宣布懿旨难从,并暗中同与朝廷交战的列强接洽互保。这反映出当时(     
A.汉族官僚地位得到了提升B.清政府中央权威的式微
C.地方督抚势力与中央决裂D.地方督抚成列强代理人
2023-03-26更新 | 342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2-23高一上·江苏南通·期末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本年夏间,拳匪构乱,开衅友邦。朕奉慈驾西巡,京师云扰。迭命庆亲王奕劻、大学士李鸿章作为全权大臣,便宜行事,与各国使臣止兵议款。昨据奕劻等电呈各国和议十二条大纲,业已照允。仍电饬该全权大臣将详细节目悉心酌核,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节选自 1901 年 2 月 14 日《上谕》


提取材料信息,并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 20 世纪初中国历史的史料价值。
2023-01-12更新 | 106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00年6月,刘坤一、张之洞等东南各省督抚在草定《东南保护约款》时提出:列强不向长江增派军舰;外国兵轮水手不可登岸;各洋人不可到内地未经设防之地等,作为参与互保省份督抚“保全中外商民人命产业”的条件。这说明,“东南互保”(     
A.旨在联合镇压义和团运动B.具有限制列强侵略的作用
C.配合了清政府的对外政策D.导致了地方督抚权力膨胀
10 . 1867年以来,一直由清朝海关外籍税务司主持中国参加国际博览会的事宜。20世纪后,国人认为外国人办展使中国丧失了办展自主权,造成赛品挑选不当,有损中国国格。清政府遂于1905年收回博览会主办权。清政府收回主办权的主要目的是(     
A.回应民族主义的兴起B.改变海关的权力格局
C.重塑中国的国家形象D.调整海关的业务范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