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清政府一面要求东南督抚遵守对列强宣战的上谕,“勿再迟疑观望,迅速筹兵筹响,力保疆土”; 一面又表示对其宣战是出于“万不得已的苦衷”,并敦促他们“各尽其职之所当为,相机审势”。这反映出清政府(     
A.反侵略斗争的策略灵活B.面临严重中央集权危机
C.对战争正义性存在疑虑D.将外交权力下放到地方
2 . 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东南各省在没有丧失主权、治权的前提下,与各国友好合作共保东南、长江流域各省的和平与稳定,严格禁止义和团以任何方式南下,各国也承诺不在上海、不在长江流域登陆、用兵。这反映出(     
A.南北分裂趋势明显B.东南各省联系紧密
C.列强侵华方式转变D.清朝统治根基动摇
3 . 《辛丑条约》签订不久后,山西太原乡绅刘大鹏在日记中写道:“太原一邑巨富,惟西峰村一户耳,然不过万金之产而已,其余数千金产者,才十余户,十五万(两)赔款乌能凑足?”这可以用于印证,《辛丑条约》(     
A.加剧了中国的贫困与衰败B.是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C.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D.是赔款数额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
4 . 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列强11国签订《辛丑条约》,其中“惩办‘首祸诸臣’涉及中央和地方大臣百余人”;“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这些措施对中国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推动清王朝实施新政和预备立宪运动B.导致封建顽固势力失势和立宪派壮大
C.显示出列强对中国旧式精英的心理征服D.中华民族觉醒和资产阶级革命势不可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00年6月,刘坤一、张之洞等东南各省督抚在草定《东南保护约款》时提出:列强不向长江增派军舰;外国兵轮水手不可登岸;各洋人不可到内地未经设防之地等,作为参与互保省份督抚“保全中外商民人命产业”的条件。这说明,“东南互保”(     
A.旨在联合镇压义和团运动B.具有限制列强侵略的作用
C.配合了清政府的对外政策D.导致了地方督抚权力膨胀
6 . 在中国近代史上,“南来之风”往往会成为推动历史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如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等,均是开始于中国的南方地区。这是因为当时
A.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南方B.南方地区率先受到列强冲击
C.南方地区社会矛盾突出D.清政府放松了对南方的控制
2022-05-24更新 | 1064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回民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二世在送别德意志远征军时曾发表极具争议的“匈奴演说”,号召德国人成为“西方人反对东方人的领袖”,“要毫不留情的打败他们,不留战俘,格杀勿论!要像一千年前的匈奴一样在阿提拉国王的领导下勇敢作战。”这场战争
A.促使清政府开始触及对制度的变革
B.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C.孙中山毅然抛弃改良幻想,走上反清革命道路
D.此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8 . 1909年,驻京各国使节向清政府提出抗议,反对华商银行发行钞票;到1921年各外国银行又群起配合,要求“将现在施加于中国邮局、海关以及中东路等关于接受和行使外国银行钞券的限制全部取消”。这一现象表明
A.清政府被迫接受西方金融规则B.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重要手段
C.外国银行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D.各国相互勾结侵损中国国计民生
2022-05-07更新 | 312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八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1881年,清廷开始通过电报对地方下达谕旨。某年清廷宣战上谕,被上海电报总局督办盛宣怀与南方督抚们商议后决定“廿六等日明旨二道……致碍东南大……飞饬各局,不准宣扬。”这反映了
A.湘淮系官僚集团开始崛起B.维新变法受到守旧派阻挠
C.中央集权遭到了严重削弱D.中枢行政机构发生了变化
10 . 1901~1911年,清政府的财政收入由庚子前的白银一亿两上升至二亿两.其中仅田赋收入便由三千万两增加至五千万两,诸如房扣、肉扣、米扣等杂税收入也由二百万两增加至两千六百万两。这一变化
A.说明了清政府的财政状况逐渐好转B.足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的表现
C.直接激发了民主革命的大规模兴起D.反映了清政府对人民众剥的加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