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马关条约》和甲午战争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据如表信息,分析最合理的一项是(     
外国在华企业投资行业统计表
行业1894年1914年
百万美元比重(%)百万美元比重(%)
贸易业42.038.5142.614.8
金融业34.131.375.67.9
运输业13.312.2335.634.9
制造业13.212.1110.611.5
矿业59.16.1
公共事业1.00.926.62.8
其他5.45.0211.422.0
合计109.0100961.5100

A.甲午战前列强取得在华设厂权B.列强在华商业投资重于工业投资
C.运输业的增长以水路交通为主D.列强投资增长阻碍了中国的发展
2 . 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客观上说明清政府(  )
A.对列强的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B.由保卫主权转向了卖国立场
C.外交政策正逐步接轨国际规则D.始终利用国际规则维护主权
2022-03-15更新 | 278次组卷 | 60卷引用:2015届辽宁沈阳二中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3 . “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签订了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2022-01-27更新 | 261次组卷 | 139卷引用:2015届辽宁沈阳东北育才学校高三上第一次模拟考历史试题
4 . 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点是
A.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B.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D.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2021-06-28更新 | 548次组卷 | 83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恩格斯在论及某场战争时说:“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恩格斯所说的“这次战争”的历史影响在于(  )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C.为中国思考制度变革提供了历史契机D.极大地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合法性
2021-04-16更新 | 259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5届辽宁沈阳二中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后)日本政府提交的和平条款汇聚了国内不同集团的各种要求,陆军坚持割占辽东半岛…海军希望取得台湾……财界要求中方赔偿白银2亿两……日本政府将这些观点综合为一个十条和谈方案,而把重点放在赔款、割地、朝鲜的独立,以及商业与航海方面的特权上.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活血,浩气千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失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铭文(节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日本提交的和平条款《马关条约》”中获得“商业”特权的内容,并说明这一时期列强侵略中国的方式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对近代中国造成的影响。
(3)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列举日军侵华罪行。
2020-12-17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一场甲午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稍后的中国,循序渐进的洋务新政就此终止。自1895年算起,至1915年袁世凯“帝制自为”,在二十年时间里中国走过了西方国家诸如法国差不多两百年的历史。这种剧烈的变化反映了
A.甲午战败引发中国人的政治激进B.甲午战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
C.近代中国社会变革速度超过西方D.革命成为社会变革唯一的主旋律
2020-03-18更新 | 194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9年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三上学期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8 . 北洋水师战败后的第三天,道台牛昶昞给日本海军司令伊东佑亨写信道:“广甲、广乙今已沉坏,粤东三舰只残广丙一舰而已。广东军舰不关今日之事,若沉坏其全舰,何面目见广东总督?愿贵官垂大恩,收其兵器铳炮,以虚舰交返,则感贵德无量。”从信中内容可知牛昶昞
A.还没有近代民族国家观念B.对北洋舰队有深厚情感
C.缺乏对日本侵略的警惕性D.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896年,李鸿章曾受命出使欧美,其公开所奉的训令为:“一、代表中国皇帝参加沙皇加冕典礼。二、为俄、德、法出面干涉,因而收回辽东,向他们正式道谢。三、向维多利亚女王和美国总统递送问候信。四、向西方列强呼吁修订关税税则。”实际上在每个国家都探讨了税则改革的问题。据此可知李鸿章此次出访的主要背景是
A.清帝国的财政陷入困境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
C.联络俄英法等钳制日本
D.各国面临贸易壁垒提升的风险
2019-10-09更新 | 201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八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A.促成了中国起步迈向近代化
B.刺激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C.使清政府从此丧失舆论支持
D.激发起民众盲目排外的心理
2019-08-11更新 | 456次组卷 | 33卷引用: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