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马关条约》和甲午战争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6 道试题

1 . 日本在条约中获得了在华设厂的权利,这使帝国主义国家可以在中国从事生产,因而避免了关税,并降低了运输费用。这说明该条约的签署(       

A.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B.便利了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
C.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D.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 . 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     
A.赔偿列强白银4.5亿两B.中英双方协定关税
C.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D.割台湾全岛给日本
3 . 《马关条约》签订后,为了在3年内向日本交出2亿两赔款和3千万两赎辽费,清政府分3次向俄法银行团、英德银行团,以高额利息贷款3亿两白银。清政府这一举动(     
A.导致人民负担日益加重B.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沉重打击了太平天国运动D.已经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4 . 近代某一时期,清政府在“恐日”“仇日”情绪的支配下,实行“联俄制日”。随后中俄签订《中俄密约》等条约,结果竟使俄国逐步把东三省变成其势力范围。这种局面出现的背景是(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B.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C.清政府甲午中日战争战败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屡屡遭受列强的侵略,抗击外来侵略、实现救亡图存成为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今以来,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中英《南京条约》(1842829日)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中日《马关条约》(1895417日)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两个条约分别与哪些战争有关?《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列强的侵略发生了什么变化?19世纪中期另外一件与南京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以来,重用宦官,偏听偏信,政治腐败、经济腐败加上吏治腐败,使国运发发可危。李鸿章奉命创建海军,建设国防力量,虽学习西方之经验,但只学其表皮,未触实质。而慈禧太后竟将海军之大量军费挪用,作为修建三海及颐和园之用款。……自光绪十五年至甲午中日战争六年间(1889年~1894年),竟然只舰未添。原来清政府的海军位居亚洲第一、世界前列,此时已被日本赶超……日本几乎所有主力舰船都已安装速射炮。

——罗援《甲午战争惨败的十大教训》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的原因。

材料三: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恍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唐文权、桑兵;《戴季陶集》


(3)请分别指出教材(课本)和材料三各是如何评价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的影响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性质。
6 . 《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主要体现在
A.列强强迫清政府承担巨额赔款B.列强势力开始进入中国腹地
C.列强从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D.列强开始争夺在华路矿权
2022-03-22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大安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知识竞赛考试历史试题
7 . 《字林西报》曾报道:“这是一场充满展示效应的战争。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东方两个巨人彻底交换了位置……日本,仿佛从来没被我们仔细地注意过,却一跃成为我们这些列强中的一员,无论我们是否愿意看到它的加入。”这场战争导致
A.日本取得了同欧美列强平等的地位B.远东政治格局发生了改变
C.列强可驻兵山海关至北京铁路沿线D.“门户开放”在中国成为现实
8 . 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中日战争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9 . 1895年3月,俄国为保证辽东半岛保持“战前原状”而对日本进行了警告。法国作为俄法同盟的一员,出于义务支持俄国,而德国一心想使俄国卷入亚洲事务,以减少它对欧洲的压力,也参加干预。“三国干涉还辽”的相关背景是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B.德国抢占胶州湾
C.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D.俄国强租旅顺大连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马关条约》主要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辛丑条约》主要内容: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永不叙用”;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以上材料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从上述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中提取两条或者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题目,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信息,信息之间要有关联,阐述合理,有史实依据)
2022-03-04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